营收连续四年下滑、业绩连续四年亏损之后,银之杰(300085)2025年的经营状况依然令人担忧。
4月22日晚间,银之杰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73亿元,同比下降17.1%;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3139万元变为亏损2562万元,亏损额有所减少;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3170万元变为亏损2553万元,亏损额有所减少。
公告显示,银之杰一季度亏损同比缩窄,与计提及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有关,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44.90万元,收回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1,493.54万元,合计导致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增加1,248.6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加1,059.3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增加1,059.32万元。
银之杰此前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63亿元,同比下降15.02%;归属净利润为-1.29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9.98%;扣非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下降5.97%。尽管公司在金融科技和数据服务领域持续布局,但整体业绩表现不佳,尤其是金融信息技术和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下滑,成为拖累公司利润的主要原因。
从2021年开始,银之杰就陷入亏损状态。2021年银之杰营收11.88亿元,同比下降14.55%,净利润亏损2.83亿元;2022年营收11.16亿元,同比下降6.05%,净利润亏损1.22亿元;2023年营收10.15亿元,同比下降9.06%,净利润亏损1.17亿元。从2021年到2024年银之杰累计亏损6.51亿元。
资料显示,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2010年5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法人代表为陈向军,陈向军、李军与自然人股东张学君三人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公司核心业务包括为金融行业提供软件产品、数字金融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移动信息服务、移动商务解决方案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银之杰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公司实控人却屡次减持套现。近几年,三个实际控制人加上何晔四个人一共通过减持套现超过16亿元。
2024年9月,张学君、陈向军、李军与卓海杭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三名实控人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卓海杭转让其所持有公司4946.2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7%,转让价格为7.05元,交易总价款约为3.48亿元。
上述协议转让事项去年11月已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此举曾引发市场对大股东“绕道减持”、甚至“卖公司”的猜测。
二级市场上,银之杰今年以来股价步入下降通道,4月22日报收31.62元/股,市值仍高达223亿元。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