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300083.SZ)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国家工业母机攻关战略的东风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8.26亿元,同比增长16.80%;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56%,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销售毛利率达25.33%。尤为亮眼的是,扣非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激增106.81%,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实质提升。
10月24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十五五” 时期将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为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注入动力。作为国产高端机床龙头,创世纪正依托 “高端化+多极化”战略,在国产替代与新兴赛道中构建竞争优势。
政策锚定攻关方向国产替代迎爆发期
创世纪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船舶、精密仪器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系列,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钻铣加工中心系列,以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五金模具等行业的立式加工中心系列、卧式加工中心系列、龙门加工中心系列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在高端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根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机床产值约266亿欧元(约人民币2239亿元),占全球约34%,2004—2024年CAGR约11%。但2024年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仅为6%(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国产替代规模巨大。
此外,机床产品的寿命一般约为10年,自2020年以来,受益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机床行业更新替代需求托底以及国产替代等多重有利条件,我国机床行业开始回暖,2020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45万台,2024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69.5万台,2025年1—6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40万台,同比增长13.5%,上行趋势已现。
面对这一趋势,创世纪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达1.03亿元,同比增长41.25%。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有效专利744件,累计获得商标154件,著作权133件,在核心部件自主研发方面构建了技术壁垒。其中,钻铣加工中心是公司的拳头产品,2022年成功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在3C领域跻身国产数控机床企业第一梯队,并且获得立讯精密、比亚迪、领益智造、蓝思科技、欧菲光、长盈精密等国内消费电子龙头的高度认可,市占率领跑行业。
消费电子周期复苏助推业绩显著增长
当前,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复苏周期叠加创新周期的向上趋势中。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数据,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为8151.6亿美元。预计2025年到2032年,全球电子消费市场规模将从8647.3亿美元增长到14679.4亿美元,预测期内CAGR为7.85%。此外,受到AI创新驱动带来的消费电子换机潮、钛合金中框和折叠屏手机渗透率增加,以及中低端机型背板材料升级至金属,导致诸多消费电子厂商不得不增加制造设备的资本支出。公司钻攻机产品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订单饱满。
为了抓住这一轮新的机遇,公司在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分别布局了东莞、苏州、湖州、宜宾四个大型自有产业基地,越南生产基地也于今年正式投产,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达1.62亿元,同比激增近90%,海外业务毛利率较国内业务明显为高。
探索机器人、AI硬件等新赛道积极布局未来增长点
创世纪在稳健增长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未来增长点。通过“技术升级+场景定制”双引擎驱动业务拓展,为目标市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技术层面,公司推出了“机床云”平台,基于云平台的数字化管控,使得设备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联网、监控,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公司还应用虚拟机床技术,可以进行近乎100%相似的仿真加工,极大地降低客户试错成本。同时,公司联合华中数控推出了智能立式加工中心,能够有效提升加工效率、精度、速度以及良品率。
针对新型应用场景,公司在新能源、算力液冷、机器人、AI硬件等领域也有积极开拓和成果。
“新能源”是公司大力开拓的领域,公司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推出了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制动、转向系统所需的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根据新能源汽车部件加工需求,灵活推出由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卧式加工中心等产品组成的组合方案,以满足特定的加工需求。
在算力液冷领域,伴随AI算力密度持续攀升,液冷成为高功率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散热方案,全球液冷市场规模正以年增超35%的速度扩张,2025年预计突破80亿美元。公司精准把握行业机遇,聚焦液冷系统核心结构件的精密加工需求,针对冷板、CDU组件等关键部件构建针对性的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共同应对产业瓶颈,成为通用设备板块的重要增长引擎。
2025年2月28日,公司在互动问答中披露,公司已向宇树科技持续供货,双方已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满足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的关节部件、外框与骨架、灵巧手部件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公司对现有机床产品进行升级,并推出多款定制化产品,相关产品收入快速增长。
在AI硬件领域,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部件加工需求提升,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机会。据公司今年8月20日的机构调研纪要披露,针对AI硬件相关的CPU/GPU散热器、芯片制造设备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公司对现有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产品进行了个性化改制和升级,并推出多款定制化产品。
站在工业母机攻关的政策风口,创世纪正以技术突破夯实主业根基,以多赛道布局打开增长空间。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与市场开拓力度,在国家新型举国体制支撑下,为高端装备国产化、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核心力量。(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