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易主,魏乃绪上位
思创医惠控制权即将从无实控人状态变更为魏乃绪,这一消息在11月17日晚间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路楠将其持有的5.61%股份协议转让给苍南芯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而另一股东思加物联则将其所持5.72%股份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委托给苍南芯盛行使。加上苍南芯盛一致行动人苍南芯创已持有的1.85%股份,交易完成后,魏乃绪通过其控制的企业合计拥有上市公司13.18%的表决权,正式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苍南芯盛也将成为控股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控制权变更并非简单的私人收购。苍南芯盛成立于2025年11月12日,注册资本3亿元,其中苍南县工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苍南建投”)出资1亿元,占股33.33%,而苍南建投为温州市苍南县财政局控制的国有资本平台。这意味着,本次变更实际上是将原本计划由国资直接控股的方案,调整为“国有资本+产业资本”协同运作的产业基金模式。
从国资接盘到产融结合
此前,路楠曾于2025年4月与苍南建投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直接将股份转让给后者,若完成,公司将由苍南县财政局实际控制。但该方案因浙江省国资委退回材料而终止。如今的新架构,表面上看是管理层接手,实则背后仍有地方国资深度参与。这种“国资出资、产业方操盘”的模式,既避免了行政干预过强的问题,又能借助魏乃绪作为现任总经理对公司的深刻理解与运营能力,实现治理结构的优化。
我看到这个安排时的第一反应是:这步棋走得稳。比起让地方政府直接管理一家科技型企业,通过产业基金引入专业管理者,显然更符合市场化逻辑。魏乃绪本人深耕物联网领域多年,且已是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此次通过管理层收购实现“名正言顺”的实控地位,意味着管理层与公司利益进一步绑定,有利于提升决策效率和长期战略执行力。
转型聚焦,未来可期
就在控制权变更次日,公司宣布调整组织架构,提出“精简职能、聚焦主业、提升效能”,明确向物联网业务全面倾斜。目前,思创医惠已剥离医疗信息化业务,全力发展EAS+RFID研发制造及物联网开放平台,其硬标签产品市占率位居全球前列,并已在苍南建成新生产基地。
从财务角度看,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ROIC偏低,短期面临一定盈利压力。但从趋势看,主力资金近期持续流入,股价也突破布林线上轨,显示市场对其转型有一定期待。我认为,在实控人明晰、战略聚焦、资源协同的背景下,若能有效提升资本使用效率,思创医惠有望迎来估值重构的机会。当然,后续还需观察股东会是否审议通过管理层收购事项,以及产业基金能否真正带来资源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