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传统企业的转型往往面临“跨界失根”与“守成掉队”的两难抉择。而上海安诺其集团(300067)却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道路——以深耕二十余年的精细化工主业为根基,在国家大力倡导AI场景应用的政策东风下,向算力AI数码板块精准延伸。尽管当前仍处于转型投入期的短期亏损阶段,但旗下亘聪科技超预期的半年报业绩、多位牛散的果断入局以及淡然资产等专业机构的密集关注,都在共同印证一个结论:这场立足主业的战略升级,绝非冒险跨界,而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其成功已是看得见的未来。
一、政策东风拂面:主业升级踩准时代节拍
“转型不是脱离根基的另起炉灶,而是在熟悉的土壤里种出新技术的果实。”安诺其的战略抉择,从一开始就紧扣“立足主业、契合政策”的双重逻辑。作为国内染料行业的标杆企业,安诺其早已跳出单一化工生产的框架,构建起覆盖数码原粉及墨水、打印喷头、数码打印机、印花智造基地、个性化定制的数码印花全产业链。而当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1月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时,安诺其的转型布局恰好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成为政策导向下传统产业升级的鲜活范本。
这份政策红利并非偶然契合,而是安诺其长期战略的精准落地。早在2017年,公司就启动数码印花全产业链布局,积累了海量生产数据、客户资源和制造业数字化经验——这些正是AI场景应用最宝贵的“土壤”。当AI技术席卷各行各业时,安诺其没有盲目追逐热点,而是将AI与自身最擅长的数码印花、个性化定制业务深度绑定,推出“生成式AI赋能智能设计数码产业项目”:用户通过“意间AI”平台输入创意描述,600+模型可快速生成多样化花型图案,一键下单后,尚乎数码智造基地便能通过柔性生产实现“小批量、零库存、快反应”的定制交付,让传统纺织行业插上了智能设计的翅膀。
这种“AI+主业”的融合模式,完美契合了政策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应用场景”的要求。相较于纯粹的AI技术公司,安诺其的AI业务从诞生之初就自带“场景基因”;相较于固守传统的同行,它又通过技术赋能破解了“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的行业痛点。正如公司在机构调研中所言:“我们的算力AI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在数码印花全产业链上的创新,每一项技术突破都能直接转化为业务增长。”政策的加持与主业的支撑,让安诺其的转型之路从一开始就方向清晰、根基扎实。
二、资本用手投票:牛散与机构的集体看好
资本市场的嗅觉永远敏锐。在安诺其转型布局逐步落地的过程中,一批眼光独到的牛散与专业机构已悄然入局,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其战略前景的信心。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优化趋势明显:柯清顺通过普通账户与信用账户合计持有500.02万股,徐秀坤持有377.43万股,林艳持有273.01万股,沈翼、叶道城等新晋牛散分别以311.04万股、305.75万股跻身前列,形成牛散组团布局的热闹景象。与此同时,北向资金持续持仓348.11万股,外资与本土牛散的同向操作,凸显了市场对安诺其转型逻辑的高度认可。
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则更为密集且深入。2025年11月7日,安诺其举行特定对象调研活动,淡然资产、量客投资、赣富控股(香港)、国家院士创新中心等6家知名机构齐聚一堂,围绕算力AI业务进展、资本投向、亘聪科技业绩兑现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交流。作为聚焦价值投资的私募机构,淡然资产的参与本身就具有风向标意义——这类机构从不追逐概念炒作,而是更看重业务协同性与业绩兑现能力。调研中,公司明确表态“未来将重点向算力AI数码板块增加投入并加强市场推广”,这一坚定承诺进一步打消了机构对其转型决心的疑虑。
资本的青睐并非无源之水。除了政策与主业的双重支撑,安诺其在AI领域的扎实布局是核心吸引力。旗下“智星云”算力平台已积累近7万注册用户,通过上海、连云港双智算中心实现算力资源灵活调配;“意间AI”作为生成式内容平台,注册用户超2000万,两年内产出AI作品超8亿件,覆盖服装、家居、饰品等多个定制场景。这种“算力底座+应用平台+产业落地”的全链路布局,既具备技术壁垒,又拥有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正是牛散与机构在AI赛道中苦苦寻觅的“优质标的”。而转型期的业绩分化并未动摇资金信心,反而成为中长期布局的窗口期,为后续股价与业绩的共振埋下伏笔。
三、亘聪业绩破局:转型成功的硬核佐证
如果说政策与资本是安诺其转型的“软实力”支撑,那么旗下亘聪科技的亮眼表现,就是这场战略升级最硬核的“硬实力”证明。2024年,安诺其以战略收购的方式将亘聪科技纳入麾下,这家核心团队源自英伟达、阿里云的AI企业,成为公司切入算力赛道的关键抓手。根据收购协议,亘聪科技2025年度需完成营业收入不低于1.2亿元、净利润不低于1000万元的业绩承诺——而半年报数据显示,其上半年已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净利润突破1000万元,两项核心指标均提前半年完成全年目标。
这份超预期的业绩答卷,绝非偶然。亘聪科技的快速成长,恰恰得益于安诺其主业资源的强力赋能:一方面,公司加大资本投入提升自采算力占比,为“智星云”平台提供了充足的算力支撑,使其在AI模型训练、渲染等业务上具备成本与效率优势;另一方面,安诺其积累的数码印花行业资源,为亘聪科技的AI应用提供了天然的落地场景,形成“算力服务+产业应用”的双向驱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安诺其“数码AI、算力”板块营收占比已超三成,成为公司第二大营收来源,彻底改变了此前依赖染料业务的单一结构。
更值得关注的是,亘聪科技的业绩增长具备极强的可持续性。其自主研发的“智星云”算力平台,不仅服务外部客户,还为安诺其内部AI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意间AI”平台则持续拓展应用边界,从服装图案设计延伸至丝巾、布包、家居面料等多个品类,与尚乎数码智造基地形成“设计-生产-交付”的闭环服务。这种“内部协同+外部拓展”的模式,让亘聪科技的业绩增长摆脱了对单一客户的依赖,进入规模化增长的快车道。机构调研中,公司明确表示“算力服务业务将继续以‘智星云’为核心,加强品牌推广;AI应用业务将组建专业营销团队拓展线上线下平台”,后续增长动力十足。
四、主业协同深植:转型成功的底层逻辑
安诺其转型的底气,不仅在于亘聪科技的亮眼表现,更在于其“AI+主业”的深度协同所构建的竞争壁垒——这正是其区别于其他跨界转型企业的核心优势。很多传统企业转型AI之所以失败,根源在于脱离自身主业,陷入“技术先进但无应用场景”的困境;而安诺其的每一步布局,都与二十余年积累的精细化工、数码印花主业紧密相连,形成了“1+1>2”的协同效应。
在尚乎数码的生产车间里,AI技术已成为提升效率的核心引擎:通过智能识别与匹配技术,AI能精确控制数码印花设备的喷头,确保每一滴墨水精准落位,让印花色彩更鲜艳、层次更丰富;同时,AI还能根据生产数据自动优化订单处理、图案预处理流程,实时调整工艺参数,将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大幅减少资源浪费。这种“AI+制造”的融合,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基于安诺其对数码印花生产流程的深刻理解——只有扎根主业,才能让AI技术真正解决生产痛点,而非沦为“炫技工具”。
在消费端,这种协同效应同样显著。传统数码印花行业面临“小批量订单不赚钱、大批量订单需求少”的困境,而安诺其通过“意间AI+尚乎智造”的组合,完美破解了这一难题:AI设计大幅降低了定制化的设计成本,柔性生产则解决了小批量订单的生产难题,让“人人都是设计师”成为现实。用户只需在“意间AI”生成心仪图案,一键下单后,尚乎智造基地便能在几天内完成生产并包邮到家,所见即所得。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更推动纺织行业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型,而安诺其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成为这场变革的引领者。
更深刻的逻辑在于,安诺其的转型是对主业的“升维改造”,而非“替代”。染料业务作为公司的现金牛,为AI转型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而AI技术则反过来提升了染料业务的附加值——通过AI优化配方、提升染料色彩稳定性,让传统主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这种“传统主业提供基础,AI业务驱动增长”的双轮模式,既化解了转型期的资金压力,又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转型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五、阵痛之后曙光现:转型成功的必然逻辑
面对当前转型期的短期亏损,市场难免存在疑虑,但拨开表象看本质,这种亏损是战略投入期的正常现象,而非业务基本面恶化的信号。2024年公司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年度微亏,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694.24万元(归母净利润),核心原因在于公司加大了对算力AI板块的资本投入——包括算力设备采购、智算中心建设、研发团队扩充、市场推广等,这些短期投入会拉低利润,但为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
值得欣慰的是,积极信号正在持续显现:一方面,亏损背后是营收的稳步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3.78%,显示主营业务与AI业务的市场需求均在持续释放 ;另一方面,经营质量持续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加1.28亿元,为后续AI业务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公司已完成所有披露的减持计划,目前无正在履行的减持方案,消除了市场对“内部人看空”的担忧。从行业规律来看,科技型业务的投入期通常为2-3年,而安诺其自2024年收购亘聪科技以来,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AI板块营收占比超两成,进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展望未来,安诺其的转型成功具备多重确定性:政策层面,国家持续加大AI场景应用培育力度,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资本层面,牛散与机构的持续入局,将为公司带来资金与资源支持;业务层面,亘聪科技的增长势头强劲,AI板块营收占比持续提升,逐步成为公司盈利核心;协同层面,“AI+主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让公司在AI赛道与传统行业中都具备独特优势。
从精细化工领域的深耕者,到数码印花全产业链的构建者,再到AI+产业融合的探索者,安诺其的每一次成长都源于对时代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主业根基的坚守。当前的短期亏损,如同黎明前的微光,是转型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而亘聪科技的稳步成长、资本的坚定看好、政策的强力支撑、营收的持续增长以及“AI+主业”的深度协同,则共同指向一个必然的结局——这场立足主业的战略转型,终将带领安诺其穿越行业周期,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正如市场所期待的,当AI技术与传统主业的融合进入成熟期,安诺其必将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