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天科技(300061.SZ)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经营面临严峻挑战,前三季度营收3.51亿元,同比下降31.76%,归母净利润亏损2789万元,同比亏损扩大39.23%。公司同时公告取消监事会,将监督职能转由审计委员会行使,这一治理结构变革符合新《公司法》要求但也带来新的挑战。基于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公司正处于业务转型阵痛期,虽然数字人民币等新业务布局带来一定想象空间,但短期内业绩承压、财务风险高企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善。建议投资者谨慎观望,重点关注与七彩虹的重组进展及新业务落地情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研究背景
旗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一家聚焦数字营销赛道的数字科技公司,主要服务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客户。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盐城、南京,并在广州、合肥、常州等地设有经营机构。
从业务结构来看,公司形成了以数字生活营销为核心、银行卡增值营销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业务格局。根据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数字生活营销业务占营业收入的80.12%,银行卡商品邮购分期占10.05%,数据服务业务占4.42%。公司采用B2B2C业务模式,累计服务超过100家银行机构以及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
2025年10月27日,公司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以及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等多项公告。这些公告不仅披露了公司最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涉及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调整,对理解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2025年三季报深度分析
2.1 业绩表现:营收利润双降,经营压力凸显
旗天科技2025年三季报呈现出营收大幅下滑、亏损持续扩大的严峻态势。从整体财务表现来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31.76%;归母净利润为-2789万元,同比亏损扩大39.23%。
更为严峻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表现。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13.74%;归母净利润为-1900.88万元,同比下降260.45%。这一数据表明,公司经营状况在第三季度出现了明显恶化,盈利能力急剧下滑。
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出现显著下降。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0.12%,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68%,较上年同期下降3.94个百分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仅为18.86%,同比下降11.8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6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定价能力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2.2 业务板块分析:数字生活营销承压,银行卡业务萎缩
从业务板块来看,公司两大核心业务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
数字生活营销业务作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占比达80.12%,约2.82亿元。该业务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银行客户营销预算缩减,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公司一整套营销服务占比下降;二是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三是银行客户更加注重短期营销效果,偏好向支付营销类数字商品偏移。
银行卡增值营销业务出现更为严重的萎缩。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停止了银行卡增值营销板块商品邮购分期业务下的白酒销售,导致该板块收入及成本同比大幅下降。从收入构成来看,银行卡商品邮购分期业务收入仅为2276.52万元,占比10.05%,较上年同期出现显著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银行卡增值营销板块主要合作银行对商品邮购分期业务合作模式进行了调整,业务的运营管理调整为由第三方负责,系统、流程等需相应调整,导致业务规模同比有所下降。这表明,公司在该业务领域面临的不仅是市场需求问题,更有商业模式转型的挑战。
2.3 费用控制:期间费用率上升,运营效率下降
在费用控制方面,公司呈现出"费用绝对额下降但费用率上升"的特征。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为1.2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05.55万元,但期间费用率为35.98%,较上年同期上升2.2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各项费用呈现分化态势: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反映出公司在人员优化和费用管控方面的努力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56%,表明公司仍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2.83%,主要受益于利息支出的下降
费用率的上升反映出公司运营效率的下降。在营收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固定费用难以同比例下降,导致费用率被动上升。这一趋势如果持续,将进一步侵蚀公司的盈利能力。
2.4 资产负债结构:货币资金锐减,应收账款高企
旗天科技的资产负债表呈现出流动性紧张、资产质量下降的特征。截至2025年9月30日:
资产端主要变化:
总资产为12.9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07%
货币资金2.47亿元,较年初减少38.47%,主要因营销活动货款暂未结算及备货
应收账款6.07亿元,较年初增加27.15%,占总资产比重高达47%
预付款项0.69亿元,较年初增加30.36%,反映出备货需求
负债端主要变化: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24亿元,下降5.05%
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应收账款问题。公司应收账款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质量堪忧。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9年的1.5次降至2024年的0.55次,回款周期延长至327天。2025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更是高达496.61天,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5 现金流状况: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而旗天科技的现金流状况令人担忧。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亿元,虽然同比改善27.85%,但仍为巨额负值。
现金流持续为负的主要原因包括:
应收账款回收缓慢,大量资金被客户占用
为应对业务需要,公司增加了备货,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
经营亏损导致现金流出
这种现金流状况不仅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营,更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在货币资金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公司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
2.6 股东变化:筹码趋向集中
从股东结构变化来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31万户,较上半年末下降了1.48万户,降幅21.75%;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13.36万元增加至15.05万元,增幅为12.65%。
股东户数的大幅减少和户均持股市值的上升,反映出筹码趋向集中的趋势。这可能意味着部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持谨慎态度而选择退出,同时也可能有机构投资者在低位吸筹。这种变化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持续观察。
三、治理结构变革分析
3.1 取消监事会的背景与内容
2025年10月27日,旗天科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这一决定标志着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变革。
根据公告,公司取消监事会的主要依据是:
《公司法》(2024年7月1日实施)第121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本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中国证监会《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制度规则实施相关过渡期安排》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在2026年1月1日前,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在董事会中设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的职权,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本次治理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包括:
公司不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将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的职权
《监事会议事规则》相应废止
公司各项制度中涉及监事会及监事的条款亦不再适用
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前,第六届监事会仍将继续履行职责。本次修订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监事会将停止履职,监事职务自动解任。公司对监事会主席陈钧、监事姚鼎、监事姜丹丹在任职期间的勤勉工作表示感谢。
3.2 审计委员会的职能设置
根据新《公司法》和相关规定,旗天科技审计委员会将全面承接原监事会的职权,包括:
业务监督权:监督公司的财务活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人事监督权: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临时股东会提议权:在特定情况下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代表诉讼权:在法定情形下代表公司提起诉讼
审计委员会的组成要求包括:
全部由董事组成
独立董事占多数
成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
这种安排形成了既对董事会负责又直接向股东会报告的独特监督模式。与传统的监事会相比,审计委员会在专业性和独立性方面可能更有优势,但也可能面临监督独立性不足的挑战。
3.3 治理变革的影响评估
旗天科技取消监事会的决定是顺应监管要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反映了公司治理理念的转变。这一变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积极影响:
提升监督效率: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经营情况,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降低治理成本:取消监事会可以减少管理层级,降低公司的治理成本
与国际接轨:这种"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单层治理结构更符合国际惯例,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国际形象
潜在风险:
监督独立性可能下降:审计委员会成员均为董事,可能存在"自己监督自己"的问题
监督力度可能减弱:相比独立的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可能缺乏足够的权威性
过渡期风险:在治理结构转换期间,可能出现监督真空或职责不清的情况
从行业实践来看,已有超过1700家A股公司宣布取消监事会,其中包括光大证券、首创证券、华鑫股份等多家金融机构。光大证券取消监事会的议案获得了99.92%的股东同意,显示出市场对这一变革的认可。
四、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4.1 数字营销行业:高速增长但竞争加剧
中国数字营销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根据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数字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8600亿元至1.2万亿元,预计2025-2030年将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12-18%,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5-1.7万亿元。
然而,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竞争也在加剧。2025年,中国数字营销行业已进入"AI+数据+全域运营"的深度整合阶段,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Top10公司占据60%的市场份额。
技术变革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AI技术深度应用:72%的营销人员使用生成式AI进行内容创作,67%用于品牌健康度衡量,65%用于媒体规划和优化
精准营销成为主流: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文案生成系统可实现千人千面的实时内容输出,转化率平均提升20%以上
隐私计算技术兴起: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成为用户数据合规使用的关键基础设施
4.2 银行业营销预算:净息差收窄带来压力
银行业是旗天科技的主要客户群体,银行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公司的业务发展。当前,银行业面临着净息差持续收窄的严峻挑战。
2024年银行业净息差状况: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3%的历史低点
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52%,较上年下降17个基点,已连续五年下降
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累计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3.2%,"增产不增收"成为常态
展望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预计仍将下行,但降幅有望收窄。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净息差降幅在10-12个基点左右。在这种背景下,银行客户在营销推广方面投入的预算保持谨慎态度,更加注重营销的实际效果和性价比。
这种变化对旗天科技的影响是深远的:
银行营销预算的收缩直接导致公司订单减少
银行对营销效果的高要求增加了公司的服务难度
价格竞争加剧,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4.3 竞争对手分析:业绩分化明显
旗天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蜂助手(301382)、世纪恒通(301428)、元隆雅图(002878)等。从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竞争对手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
蜂助手表现最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33.83%;归母净利润7611.06万元,同比增长5.69%。蜂助手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在互联网运营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
元隆雅图则面临困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亏损,基本每股收益为亏损0.02-0.04元/股,而上年同期为盈利0.10元/股。元隆雅图的困境反映出传统营销服务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艰难。
相比之下,旗天科技的业绩表现介于两者之间,但整体趋势向下。这种分化反映出数字营销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具有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传统企业则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4.4 新兴机遇:数字人民币带来新赛道
在传统业务承压的同时,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为旗天科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推动力度空前:
央行《数字人民币试点管理办法》明确了数字人民币的法偿性地位
23个省份出台了专项支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商超、餐饮、交通、政务等场景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数字人民币收款码部署
公司布局初见成效:
旗天科技早在2022年就取得了数字人民币聚合支付资质,积极搭建数字人民币支付网关,聚合2.0层指定运营机构的钱包能力。公司在数字人民币发行与流通的3层体系中,定位为2.5层服务代理商。
公司的数字人民币业务布局包括:
支付网关建设:与银行签订协议,推动数字人民币支付网关落地
场景生态构建:打造"场景+支付"闭环,为电商平台提供数字人民币支付解决方案
营销推广服务:为银行提供数字人民币营销推广服务,包括红包发放、满减活动等
根据市场预测,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旗天科技作为较早布局的企业,有望在这一新赛道上获得先发优势。
五、财务风险评估
5.1 流动性风险: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旗天科技面临着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资金严重不足:
2025年三季度末货币资金仅2.47亿元,较年初减少38.47%
短期借款高达7.04亿元,而现金仅有1.85亿元,短期借款/现金比例高达380.31%
流动比率偏低:
2025年三季度流动比率为1.49,较上年同期的1.50略有下降
虽然高于100%的安全线,但考虑到应收账款质量问题,实际流动性可能更差
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64亿元
持续的现金流出将很快耗尽公司的货币资金
在当前的流动性状况下,公司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无法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导致信用危机
无法支付日常运营费用,影响正常经营
错失业务机会,影响未来发展
5.2 应收账款风险:坏账损失风险高企
应收账款是旗天科技最大的财务风险点,问题的严重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规模庞大且占比过高:
2025年三季度末应收账款6.07亿元,占总资产比重高达47%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8.8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周转速度急剧下降: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9年的1.5次降至2024年的0.55次
2025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496.61天
账龄结构恶化:
2023年数据显示,70%的应收账款在1年内,20%在1-2年,10%在2年以上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账款占比达30%,存在较大的坏账风险
历史坏账情况:
2024年,公司计提应收款项坏账损失1919.45万元。虽然计提了坏账准备,但相对于庞大的应收账款规模,这一金额仍显不足。
应收账款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
大量资金被占用,影响公司现金流
坏账损失增加,侵蚀公司利润
客户信用恶化,影响未来业务拓展
5.3 盈利能力风险:持续亏损且看不到改善迹象
旗天科技的盈利能力持续恶化,主要表现在:
连续多年亏损:
2023年亏损4.95亿元
2024年亏损2.14亿元,虽然亏损收窄,但仍为巨额亏损
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2789万元,亏损有扩大趋势
毛利率大幅下滑: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30.12%,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仅18.86%,同比下降11.84个百分点
费用率上升:
期间费用率从上年同期的33.70%上升至35.98%
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费用率的上升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在持续恶化。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扭转,公司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5.4 资产质量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犹存
虽然2024年公司已经计提了1.76亿元的商誉减值损失,但资产质量问题仍然存在:
历史遗留问题:
2019年收购江苏小旗欧飞科技形成的2.99亿元商誉,在业绩承诺期后收入下滑75%,2024年中报显示商誉减值风险极高,占总资产22.86%。虽然大部分商誉已经减值,但剩余部分仍可能存在进一步减值风险。
其他资产质量问题:
存货管理存在问题,2025年三季度存货较年初减少60.15%
预付款项大幅增加30.36%,存在资金占用风险
5.5 合规风险:数据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旗天科技在数据安全和合规方面存在历史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历史违规记录:
公司旗下"秒白条"曾因违规收集近60万名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被上海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并处以10万元罚款。这一事件反映出公司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重大漏洞。
合规成本上升: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的实施,数据安全监管越来越严格。公司作为金融科技企业,需要在数据收集、存储、使用等方面满足更高的合规要求,这将带来巨大的合规成本。
业务合规风险:
公司的数据服务业务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合规审查,特别是在征信业务、数据交易等领域。如果不能满足合规要求,相关业务可能被暂停或取缔。
六、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6.1 战略转型:从传统营销向数字科技转型
面对传统业务的困境,旗天科技正在推进战略转型,主要方向包括:
业务结构调整:
逐步退出低毛利、高风险的业务,如白酒销售等
加大数字人民币、数字政务等创新业务的投入
推动传统营销业务的数字化升级
技术能力提升:
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56%
积极拥抱AI技术,探索AI在营销场景中的应用
建设智能化技术中台,提升运营效率
商业模式创新:
从单纯的营销服务向"营销+技术+数据"综合服务转型
探索SaaS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
构建开放生态,与更多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享
6.2 新业务布局:数字人民币和AI营销带来增长潜力
旗天科技在新业务布局方面展现出积极姿态,特别是在数字人民币和AI营销领域:
数字人民币业务前景广阔:
公司已取得数字人民币聚合支付资质,具备先发优势
定位为2.5层服务代理商,处于数字人民币生态的关键位置
与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营销推广项目
未来将打造"场景+支付"闭环,形成完整的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
AI营销带来新机遇:
与七彩虹合作,获得AI算力支持,提升数字营销的智能化水平
探索AI在客户画像、精准营销、内容生成等领域的应用
建设AI驱动的营销平台,提高营销效率和效果
其他创新业务:
数字政务运营服务:公司在该领域的收入增长超过40%
新媒体业务:通过全渠道新媒体运营,拓展营销服务边界
数据要素业务:依托"数据聚合云服务平台",探索数据资产商业化路径
6.3 重组预期:七彩虹入主带来想象空间
旗天科技正在推进的重组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公告,公司拟向七彩虹皓悦科技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4亿元,发行价3.33元/股。如果重组成功,将带来以下影响:
控制权变更:
控股股东将由兴路基金变更为七彩虹皓悦
实际控制人将由盐城市人民政府变更为万山先生
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理念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业务协同效应:
技术协同:七彩虹的GPU算力与公司数字营销业务结合,可实现AI驱动的精准营销
资源协同:七彩虹在硬件领域的资源与公司软件平台结合,打造完整的数字经济解决方案
渠道协同:借助七彩虹的渠道优势,拓展消费电子等新的营销场景
资产注入预期:
根据协议,七彩虹承诺在60个月内注入连续三年盈利的优质资产。市场预期可能注入的资产包括:
惠州AI科技园(生产显卡、主板)
思腾合力(AI服务器业务)
其他AI相关资产
如果资产注入顺利完成,将显著提升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6.4 风险因素:转型之路充满挑战
尽管新业务和重组带来了希望,但旗天科技的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业绩压力持续:
传统业务仍在下滑,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
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2789万元,全年扭亏难度很大
应收账款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重组不确定性:
定增方案尚需监管部门批准,存在不确定性
即使定增成功,业务整合也需要时间
重组后的协同效应能否实现存在疑问
市场竞争加剧:
数字营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快
银行等主要客户的需求在变化,对服务商要求更高
新进入者不断涌现,市场份额面临被蚕食的风险
监管政策风险:
金融科技监管趋严,合规要求不断提高
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规对业务开展形成约束
数字人民币等新业务的政策不确定性
七、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深入分析,拟对旗天科技给出如下投资建议:
总体评级:谨慎观望
核心观点:
旗天科技正处于业务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业务持续下滑但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财务风险高企但重组预期带来想象空间。公司的投资价值主要取决于重组进展和新业务发展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投资逻辑:
积极因素:
数字人民币业务具有先发优势和政策支持
与七彩虹的重组如果成功,将带来技术和资源支持
数字政务等创新业务增长迅速
股东筹码趋向集中,可能有机构布局
风险因素:
连续多年亏损,2025年扭亏难度大,可能退市风险。
应收账款规模庞大,坏账风险高
流动性紧张,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行业竞争激烈,传统业务持续萎缩
操作建议:
短期(3-6个月):建议保持观望,重点关注定增审批进展和2025年年报业绩
中期(1-2年):如果重组成功且新业务取得突破,可考虑适度参与
长期(3年以上):参照新易盛
风险提示:
定增方案可能被否决或终止
重组后业务整合不及预期
新业务发展缓慢,无法弥补传统业务下滑
财务状况恶化,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监管政策变化对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综合考虑公司的基本面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重组预期,认为旗天科技目前具备明确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谨慎参与,等待涨停信号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