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56.72%;归母净利润达7.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4.50%。前三季度累计营收32.61亿元,同比增长39.67%;归母净利润12.06亿元,增幅为85.29%。这一业绩表现显著超出市场前期预期,反映出公司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持续扩张能力。
业绩高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来自两方面:一是资本市场活跃度回升与投资者信心修复,带动金融数据服务需求上升;二是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投入开始显现成效。 同花顺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其加大了对大模型技术的研发投入,并推动产品与AI深度融合,优化用户体验和核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已达5.81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32.6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历史数据看,公司2022至2024年研发支出连续突破10亿元,且占比始终高于主要竞争对手东方财富与指南针。
技术落地层面,同花顺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AI应用体系。 其“问财投资助手”升级为具备多步自主规划能力的智能体,实现“边想、边查、边搜”的闭环推理机制,有效降低幻觉率与输出错误。同时,公司开源全球首个面向真实金融场景的大语言模型评估基准BizFinBench,涵盖超10万条高质量中文金融问答数据,覆盖数值计算、逻辑推理等五大维度,为行业提供可量化的评测标准。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拥有127项发明专利(含28项美国专利)及556项软件著作权,在AAAI、ACL等国际顶级AI会议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市场层面,机构对其AI赋能前景持分化态度。 深度科技研究院认为,同花顺凭借用户粘性、数据壁垒和付费转化潜力,在AI证券工具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未来智能投顾、代码生成等功能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天风证券测算显示,问财系列产品用户增长可能带来可观增量收入。但也有观点保持谨慎,万联证券指出当前AI选股尚无法替代传统投研中对复杂基本面的综合判断,部分深层变量仍依赖人工分析。
此外,受同花顺股价与市场关注度提升影响,相关概念股如润和软件、银之杰以及创业板软件ETF(159256)持仓股指南针均出现联动上涨。而另一大互联网金融平台东方财富虽MAU规模低于同花顺,但在券商板块资金流动中仍具一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