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宙邦今日在互动平台就电解液业务定价机制作出回应,称公司遵循市场化定价原则,对长协订单会根据市场情况在遵守协议基础上推动价格传导。当前以六氟磷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电解液的传导正逐步落地,第四季度处于价格过渡阶段。对于新签合同,公司将充分参考最新原材料市场价格进行定价,传导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这一表态出现在电解液行业面临成本压力的关键时点。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液核心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新宙邦通过投资石磊氟材料完成对六氟磷酸锂的布局,目前自供比例达到50%-70%,这在行业内构成了独特的成本优势。自供能力使得公司在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为价格传导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础。
观察近期市场表现,电解液板块经历明显调整。11月20日至21日,锂电电解液指数连续下跌,新宙邦股价出现较大波动,单日跌幅一度超过5%。资金流向显示,11月21日融资净偿还8523.4万元,创近一年新高,反映出部分杠杆资金选择离场。但与此同时,近一个月仍有6.3亿元杠杆资金加仓,这种多空分歧表明市场对电解液行业前景存在不同判断。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电解液价格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关乎整个锂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长协订单是电解液企业稳定经营的基础,但固定价格条款在原材料快速上涨时期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新宙邦提出的根据市场情况推动价格传导,实际上是在寻求客户需求与成本压力之间的平衡点。这种定价策略的灵活性,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新宙邦在氟化工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其应对市场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除电解液外,公司在氟化冷却液等新兴领域也有布局,产品多元化战略有助于平滑单一业务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随着首届冷却液与液冷技术论坛即将举行,公司在功能材料领域的拓展值得持续关注。
第四季度作为价格过渡阶段,电解液企业的盈利能力将面临实际考验。新宙邦此时强调价格传导机制,既是对投资者的必要沟通,也是对行业现状的客观陈述。随着新签合同逐步采用更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公司毛利率有望得到改善,但这过程仍需上下游企业的协同配合。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