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宙邦这事儿,最近动静不小。刚过完10月底,股价一天之内几起几落,从开盘涨超5%到盘中快速回调,再到午后直线拉升,一度涨超10%,最后收在53.1块,一天振幅接近6块钱,成交量也放得挺大,换手率逼近9%,明显是资金在打架。你说这是啥信号?我看啊,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情绪正在重新凝聚。
关键点出在10月30号那场机构电话会。公司自己说了,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电解液行业已经从上半年的“历史低位”走出来,进入触底反弹阶段。这话听着简单,但分量不轻。过去一年多,整个锂电材料都在去库存、打价格战,谁日子都不好过。现在能说出“触底反弹”,说明供需关系确实在改善,尤其是六氟磷酸锂这块,价格有支撑了。而且他们并购的石磊氟材,六氟产能规划做到3.6万吨/年,这不是小打小闹,是冲着行业头部去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股东动向。离任高管毛玉华,持股34万多股,现在要减8.5万股,比例不大,也就总股本的0.01%。公告写得清清楚楚,人家离职半年锁定期早过了,减持程序合规,也不是大股东,不会影响控制权。但 timing 有点意思——偏偏在这个股价回暖、市场情绪转暖的当口提出来。你说他是急着用钱也好,还是觉得当前位置算阶段性高点也罢,反正动作出来了。
不过你看基金持仓,反而是一堆机构在往里进。东方红、华安、华泰柏瑞、诺安这些知名公募,三季度都把新宙邦列进重仓股,有的净值增长率还干到了30%以上。一边是离任高管小幅减持,另一边是机构持续加码,这种背离本身就说明问题:短期个人行为和长期资金布局不在一个维度上。
再看业务,电池化学品是基本盘,但人家早就不是单腿走路了。有机氟、半导体化学品、电容材料都在铺,尤其是半导体和固态电池这两个概念,最近反复被炒,新宙邦刚好都沾边。深股通、融资盘也一直没少买,融资余额稳在7亿以上。这些都不是傻钱。
所以我说,别光盯着一个减持公告看。高管减那么一丁点,合法合规,影响有限。真正该琢磨的是,行业是不是真的拐点了?机构为啥敢在这个位置下重注?我倒是觉得,这一轮调整下来,估值消化得差不多了,市盈率不到40倍,对于一个技术底子厚、客户资源硬、全球布局也在推进的电子化学品平台型公司来说,位置不算贵。风一起,猪都能飞,但飞得久的,还得是长了翅膀的。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