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丨四川钢研高纳:“链”式集聚 锻造强劲“中国心”

近年来,航空航天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德阳蓬勃发展。四川钢研高纳锻造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钢研高纳)抢抓机遇,通过科技创新,积极延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

CISRI GAONA
一
加强科技创新 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位于德阳经开区的四川钢研高纳,一辆叉车正缓缓从高温炉里取出一个盘锻件,这里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某型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核心热端部件。

四川钢研高纳生产车间正在热火朝天地
生产某型发动机的关键核心部件
“你看,这个涡轮盘的工艺基本定型了!”企业副总经理唐超介绍,通过技术突破,依托已建成或在建的盘锻件全自动模锻线、精密环轧生产线、热处理、水浸探伤等多条自动化智能化锻件生产示范线,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大大提升,进一步推动了航空航天燃机关键核心部件用合金及锻件的国产化运用,加速了自主研发成果和产品的转移转化。

德阳基地现场生产盘锻件
四川钢研高纳是央企上市公司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德阳设立的全资项目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变形高温合金研究及开发的国家定点科研单位,承担了我国80%以上变形高温合金的研制任务,承接国内主流航空航天发动机用变形高温合金涡轮盘锻件的大部分交付任务和重点型号的环锻件交付任务。自2023年10月21日德阳基地正式投产以来,具备变形高温合金领域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制备能力,形成航空发动机盘环锻件等产品批量化生产供应能力。

四川钢研高纳生产车间
“近期公司正在加紧调试3万吨模锻生产线配备的德国DDS自动装取料机器人。”唐超说道,正式投用后,该生产线将实现全自动加热炉装取料和压机上下料,“误差小、精度高、转移快、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性好……届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将大大提升。”
据介绍,企业还依托中国钢研力量,自主研发了环件自动水浸探伤系统,目前正在进行调试安装。其中,上下料机器人及3D相机已调试完毕,具备自动化上下料及视觉定位功能,投入使用后将大幅提高探伤效率,缩短探伤时间,减少人为影响。
“德阳作为国家战略腹地,正发力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具备强大的航空航天产业配套制造能力。”唐超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着眼于下一代关键产品预研工作,聚焦产业核心技术关键痛点,加强自主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将与地方政府加强协同沟通,发力构建全产业链,有力提高国内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水平,助力中国航空航天燃机装备用上更加强劲的“德阳造,中国心”。
二
强化配套支撑 提升产业链优势
德阳航空航天产业链,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四川钢研高纳首席专家刘义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家在大力推进航空航天事业创新发展,四川积极响应,大力实施“航空航天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并将航空航天产业链建设作为四川省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的重要方向,高质量打造成(都)德(阳)绵(阳)自(贡)凉(山)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集群,统筹谋划、积极推进,对航空航天产业链及其配套产业链创新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德阳应该积极抢抓机遇,通过协同推进机制,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建圈强链工作。

四川钢研高纳生产现场
“德阳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享誉全球,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形成一系列创新产业链。这些产业链单位同时也可以为航空航天产业服务,这是德阳很大的优势。”四川钢研高纳副总经理姜星智说道,但目前,整体航空航天制造体系还不够完整,配套支撑还不够全面,若能逐步补齐、链链衔接,将大大提升德阳在航空航天产业链上的优势,有利于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姜星智说,作为航空航天发动机用变形高温合金材料及共性技术的策源地和关键核心热端部件的主要研发单位和供应商,四川钢研高纳研发和攻克了许多关键核心技术。接下来,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德阳基地作为依托,通过CSTM高温合金循环利用标准化领域委员会、钢研高纳和中国钢研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为德阳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赋能,积极响应德阳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构想,协同推进产业链延伸。

来 源:德阳日报
校 对:陶 冶
责 编:张佳钰
审 核:王淞宁

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所需金属新材料与制品供应商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欢迎您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咨询/合作
电话: 010-62185157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