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业务收入暴增157.8%” vs “激光雷达仍是利润绞肉机”
一边是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猛增157.8%,销量飙升393.1%;另一边是公司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靠规模扩张勉强维持毛利。速腾聚创的增长故事,到底讲的是技术突破,还是烧钱换市场的老套路?
业绩亮眼:量增撑起营收,毛利改善明显
速腾聚创(02498.HK)于2025年11月25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当季营收达4.07亿元,激光雷达总销量为18.56万台,同比增长34.0%。其中,机器人及其他领域销量达3.55万台,同比激增393.1%,贡献收入约1.42亿元,同比增长157.80%,占总收入比重持续提升。公司毛利为0.97亿元,同比增长36.8%,毛利率达23.9%,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增长引擎切换:从车载到机器人
**机器人业务已成为主要增长极**。该板块销量和收入双双实现爆发式增长,推动整体盈利能力改善。同期,公司累计获得12家海外及合资品牌定点,订单规模超百万台,并已获32家车企及Tier1的144款车型定点,其中47款实现量产,显示出其在全球高价值赛道中的渗透能力不断增强。
技术层面,公司全链路自研SPAD-SoC与2D VCSEL芯片通过车规认证,标志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取得关键进展。数字化激光雷达矩阵(EM4、EMX、E1等)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2025年10月单月交付量已突破12万台,预示四季度放量趋势明确。公司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将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这一预期或将成为市场情绪的重要催化剂。
Robotaxi卡位战:单车搭载10颗雷达
在自动驾驶领域,速腾聚创与滴滴自动驾驶达成新一代Robotaxi车型定点合作,单车搭载10颗数字化激光雷达,进一步巩固其在Robotaxi市场的领先地位。目前公司已与90%的全球头部Robotaxi及无人配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商业化落地能力持续验证。尽管存在芯片供应链稳定性及新车型量产爬坡进度的风险,短期资本开支可能影响现金流,但整体增长路径清晰。
关联题材及人气个股
该事件关联“2025中报预增”题材,涉及的人气个股包括海伦哲(300201.SZ)与瑞芯微(603893.SH)。
海伦哲(300201.SZ)主营高空作业车、电源车、储能车等特种专用车辆的研发与生产。其自行式储能机器人具备液压升降、爬坡和短时涉水能力,适用于复杂环境,支持并/离网双模式运行,可实现“零闪动”供电切换,并支持多车无通讯并机作业。公司储能车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近期正积极拓展海外销售渠道,但当前海外订单占比较小。截至2025年11月10日,股东人数为48,633户。原股东中天泽控股集团减持计划已于2025年11月20日届满,未实际减持。股价近期上涨6.0%,最新价为6.36元。
瑞芯微(603893.SH)是AIoT与半导体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专注于智能应用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及AIoT解决方案。其超低功耗轻量级AI处理器RK3562于2025年11月25日荣获“中国芯”优秀市场表现产品奖,集成四核Cortex-A53 CPU、Mali-G52 GPU和1TOPS算力NPU,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消费电子、工业物联网及智慧商业等领域,已实现大规模商用。公司两融余额持续处于历史高位,2025年11月21日达23.82亿元,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瑞芯微平台还被用于利尔达5G RedCap模组的平板电脑方案中。股价近期上涨2.57%,最新价为174.7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