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采购商预登记数量显著增长”——“沙特订单占了两个货柜”
广交会重启高光时刻:订单、出海与资本市场的三重共振
第138届广交会于2023年10月26日在广州开幕,中国外贸企业聚焦服务机器人、餐厨用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主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展会期间,来自相关国家的采购商预登记数量实现显著增长,释放出区域市场需求持续升温的明确信号。
政策红利叠加企业转型,出口结构迈向高端化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为外贸企业提供稳定政策环境。企业端加速转型升级,深圳市鸿绪锦科技以服务机器人切入中东和俄罗斯市场;巴洛克木业、江西吉事达通过产品升级拓展东南亚、非洲市场。浙江达柏林阀门从代工模式转向自主品牌出海,已在20余国完成布局,利润率与市场竞争力同步提升。采购需求方面,沙特阿拉伯、非洲地区对中国高性价比工业品与消费品需求旺盛,其中沙特订单构成巴洛克木业本届广交会成交主力,达“两个货柜”规模。跨境支付平台PingPong已在新加坡、印尼等地取得本地支付牌照,预计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市场交易规模将“同比大幅增长”。
广交会成果提振企业业绩预期,跨境电商注册量同比增50%
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一带一路’方向采购商预登记数量显著上升,带来实质性订单增量。浙江达柏林等企业依托自主品牌实现出口溢价,跨境电商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50%,产业链整体活跃度提升。头部采购商积极参与,服务机器人等领域达成实际签约,直接推动相关企业营收预期上修。
展会带动效应向产业链传导,上游材料与下游服务同步受益
广交会拉动效应正沿产业链扩散。上游原材料因海外工程项目需求增加而受益,中建钢构案例显示钢材出口需求回升;下游物流与跨境支付环节业务扩张明显,PingPong平台跨境交易活跃度持续攀升。天眼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已有超3.4万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完成注册,行业景气指数处于高位。
“一带一路”合作深化构筑长期增长逻辑,多领域协同打开想象空间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累计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额较12年前增长超2倍,形成长期利好预期。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标志性项目落地,验证中国基建输出能力,支撑相关板块估值中枢上移。同时,全球支付、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合作逐步推进,成为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