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10月27日晚间,爱尔眼科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约174.84亿元,同比增加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15亿元,同比降9.76%;扣非净利润超31.19亿元,同比略增0.20%。
其中,第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59.77亿元,归母净利润10.64亿元,扣非净利润10.79亿元。
“今年以来,爱尔眼科持续推进创新发展与组织变革,业务结构优化明显,新技术、新术式应用占比提升,AI眼科布局进一步提升医疗效率、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同时,爱尔眼科‘1+8+N’战略取得实质进展,长沙爱尔、上海爱尔、广州爱尔、四川爱尔、深圳滨海爱尔等眼科中心陆续投入运营。虽然新项目集中落地相应造成折旧、摊销、人力等成本费用增加,但其医教研领头羊的带动效益将在未来得到长期释放,有助于打赢新十年高质量发展的升级战。”10月27日晚间,爱尔眼科相关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眼科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近期,在爱尔眼科围绕“第七届全国医院投资者接待日”活动召开的“视频动员会”上,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表示,面对当前眼科行业发展新态势,坚持长期主义与打好“持久战”正是检验爱尔眼科的一块新“试金石”,有利于揭示问题弥补短板,助推医院全面提升内功——包括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学科建设等水平,以及积极利用AI推动系统质变。
在陈邦看来,当前影响眼科行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医保、集采政策已经基本明朗,公司的应对策略正在加快落地,业务优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海外业务也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前三季度,爱尔眼科业务结构优化明显。在屈光业务层面,公司持续将技术升级作为“突破口”,以全光塑、全飞秒4.0、全飞秒Pro等为代表的新术式被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此外,ICL V5新型晶体有望在年底前获批引入,爱尔眼科作为眼科龙头将率先获益,这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
随着新术式占比显著提升、传统术式占比相应下降,爱尔眼科屈光业务平均单价稳步回升,平均客单价提升超5%,带动屈光业务收入整体增长近10%。
视光业务层面,爱尔眼科在配镜量和视光业务收入上同步取得双位数增长,呈现“基础稳健+新增长点突围”的态势。离焦镜作为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新宠儿”,保持较高发展增速,OK镜业务则体现出成熟业务的抗波动能力,二者共同构成了爱尔眼科视光业务的“基本盘”。
值得关注的是,爱尔眼科正发力拓展成人配镜服务,并从配镜向“视觉健康管理”转型,在部分医院试点后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望成为未来视光业务新“蓝海”。
白内障业务层面,爱尔眼科积极顺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变化:一手抓“普及”,利用医院网络及分级诊疗体系优势,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及便利性。记者了解到,前三季度公司白内障手术量持续增长,总体收入保持稳定,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集采单价下降带来的影响;一手抓“升级”,持续加强技术迭代和科普推广,通过特需门诊和国际诊疗业务满足患者更高层次的需求,由此推动公司功能性晶体及飞秒白内障等术式应用,实现业务结构优化。
推进AI战略与组织变革
今年9月,爱尔眼科正式发布《爱尔眼科AI战略白皮书》,系统描绘了“创建更有温度的AI智慧医院,重构未来眼健康生态”的战略蓝图。
作为规模覆盖全球的眼科医疗集团,爱尔眼科在数字化转型初期,便开始尝试将AI应用于影像识别、智能问诊和随访提醒等环节,并逐步扩展到自研智能设备、智慧医院管理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如今,爱尔眼科的AI探索已形成“数据—技术—应用—生态”的完整闭环,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成果。
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向记者表示:“今天,任何一家创新企业集团已离不开AI,爱尔眼科正深度拥抱AI、应用AI,它一方面将极大促进管理、诊疗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将推动眼科诊疗新技术、新术式的发现与落地,最终更好服务于百姓的眼健康。”
今年以来,爱尔眼科成立了组织变革小组,推动组织变革,优化人才结构,激发组织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提升经营管理效能。根据各省区、医院的发展情况,打破行政区划和职能壁垒,优化组织结构、管理层级、决策机制与流程,实现以快带慢、以强带弱;夯实一体化管理模式,包括地县一体化、同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大区一体化。
打赢新十年高质量发展的升级战
爱尔眼科表示,2025年,为适应竞争形势变化,公司及时启动组织变革,目的是激发组织活力,提高管控效率,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赢新十年高质量发展的升级战;另一方面,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体验感和满意度;同时,加强AI研究应用,加快数字化布局,通过医、工、科交叉融合,把公司的数据优势、网络优势、国际化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赋能改造传统的医疗技术、服务模式,实现高水平发展,并不断降本增效。
“启动组织变革、优化诊疗流程、加强AI研究应用等措施,目的不仅仅是降本,更重要的是增效。”吴士君表示。
在今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陈邦表示,在“1+8”等中心医院带动下,“N”等基层医院有着更大发展空间,未来仍然大有可为。
在近期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爱尔眼科表示,目前院龄较高的八九家省会医院,如长沙爱尔、成都爱尔等已经颇具规模,但与我国几家最大的公立眼科医院相比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对于地级市医院,有的医院年收入超过2亿元,但与其覆盖的人口相比,渗透率还很不够。公司尚有大量地级市医院收入不足5000万元,增长潜力极大。公司的县级医院目前整体体量较小,将来会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眼健康意识提高、公司医疗服务口碑提升而持续成长。
在爱尔眼科看来,我国人口基数巨大,眼科各亚专科服务的渗透率较低。在近视率高企的同时,老龄化程度加深,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年龄相关性眼病将持续增长。此外,老花眼相关治疗需求将逐步提升,干眼症治疗也会随着技术进步、眼健康意识提升而越来越普及,空间广阔,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爱尔眼科表示,面对客观存在的大量眼健康需求,公司不会停止增长。公司致力于为更多民众提供优质的眼健康服务。在市场需求持续扩容、先进技术逐步普及的趋势下,公司将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爱尔眼科,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将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