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何文英)10月27日晚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尔眼科”)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4.84亿元,同比增长7.25%;扣非归母净利润31.19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第三季度,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公司实现营收59.77亿元,同比增长3.83%。
目前,包括湖北爱尔、辽宁爱尔、南宁爱尔、深圳滨海爱尔在内的多家大型眼科中心已陆续投入运营。这些新项目的顺利运营,表明爱尔眼科“1+8+N”战略取得关键进展,有助于强化公司长期竞争力。虽然新项目集中投入相应造成折旧、摊销、人力等成本费用增加,但其医教研领头羊的带动效益将在未来逐步释放。
前三季度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明显。在屈光业务层面,公司持续将技术升级作为“突围”重点。以“全飞秒Pro”“全光塑”“全飞秒4.0”等为代表的新术式被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同时,公司业务端数据显示新术式占比显著提升,传统术式占比相应下降,推动了屈光业务平均单价的稳步回升,平均客单价提升超5%。此外,有市场信息表明,ICLV5新型晶体有望在年底前获批引入,爱尔眼科作为眼科龙头将率先获益,这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
白内障业务层面,公司积极顺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市场变化,一手抓“普及”,利用公司网络及分级诊疗体系优势,提高优质的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及便利性。据了解,前三季度公司白内障手术量持续增长,让更多患者受益;一手抓“升级”,持续加强技术迭代和科普推广,通过特需门诊和国际诊疗业务满足患者更高层次的需求,由此推动公司功能性晶体占比,特别是三焦晶体等功能性晶体及飞秒白内障等术式应用,实现业务结构优化。
视光服务层面,公司在青少年近视防控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做实,通过建立档案、定期复查、及时反馈等方式从根本上增强防控效果。同时,公司着手拓展成人配镜服务,从单光配镜向“视觉健康管理”转型,在部分医院试点后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望成为未来视光“蓝海”。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在助推眼科医疗行业服务的升级。从2021年起,爱尔眼科提出“5P近视防控理念”在手机全民化背景下愈发重要,随着成人高度近视问题日益突出,眼科医院在近视防控领域或将有更大作为。
公司积极发挥综合眼科优势,通过成立多学科诊疗(MDT)学组来解决综合眼病、并发眼病难题。如面对庞大的“老花+近视”人群,公司今年已前瞻性地成立老视管理多学科诊疗(MDT)学组,并逐步在各地医院开设老视专科门诊,以发展老年眼病诊断、老视治疗等业务。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认为,老视门诊、干眼治疗等新业务试点逐步推开,有望成为未来公司业务增长新引擎。老视手术目前在国内普及率极低,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根据欧美等发达市场的经验相关需求空间非常大,随着适龄段人群支付能力的提高和对视觉品质的追求,老视管理市场未来有望出现较大的增长。
一位眼科行业资深分析师认为,近年来医疗行业普遍承压,爱尔眼科优化业务结构,满足患者多层次需求,以技术升级换长期空间,以结构优化抵御行业波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人们对更高品质视觉质量的追求不断提升,眼科诊疗需求长期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通过此前爱尔眼科公布的诊疗量增长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