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与思摩尔国际的长期合作意味着什么?
今天亿纬锂能的一纸公告,让我这个老股民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这家锂电池龙头与电子烟巨头思摩尔国际签了个三年期的采购框架协议,虽然公告里反复强调“不涉及具体金额”,但资本市场从来都是看预期的。咱们不妨拆解下这盘棋局。
从供应链角度看合作
思摩尔作为全球雾化科技龙头,其电子烟产品对电芯的需求就像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的依赖。协议约定从2026年才开始执行采购,这个时间点很有意思——恰好是电子烟行业新国标全面落地后的产能爬坡期。根据公告披露的历史数据,过去三年亿纬向思摩尔销售锂电的金额稳定在5亿元左右,而2026年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突然飙升至65.92亿元,这个量级变化值得玩味。
行业地位的相互印证
翻看补充材料里的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排名,亿纬锂能11.3%的市占率稳居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而思摩尔在电子烟领域的江湖地位,从它曾创下89.73港元股价的历史就能窥见。这两家细分领域龙头绑定,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双剑合璧”——亿纬提供“内力”(电芯),思摩尔施展“招式”(雾化技术)。特别是思摩尔正在拓展医疗雾化新赛道,这种跨界可能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风险提示需要细品
公告里用加粗字体提示的“不构成关联交易实质”颇值得琢磨。由于亿纬高管在思摩尔担任董事,这笔交易戴着“关联交易”的帽子,但协议强调定价将按市场标准执行。这就像亲戚间做生意,既要用亲情价维系关系,又得按市场规矩明算账。投资者需要关注后续具体订单的溢价或折价情况。
产业链的蝴蝶效应
锂电池产业链最近有个有趣现象:上游原材料涨价(补充材料提到“电芯一芯难求”),下游却在大手笔锁定产能。亿纬这次合作,某种程度上是在给未来三年的产能消化买保险。联想到电子烟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这种长单协议更像是未雨绸缪——既规避政策波动风险,又能在行业洗牌时抢占优势位置。
作为见证过多次行业周期轮回的老韭菜,我的建议是:这类框架协议就像婚约前的订婚,仪式感大于实际约束力。关键还得看后续“过日子”的细节——订单落地节奏、毛利率变化、技术迭代情况。资本市场最擅长把预期当现实炒作,但咱们散户得记住:公告里的“具有不确定性”六个字,往往比整页的利好描述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