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与思摩尔国际在11月20日签署了为期三年的电芯采购框架协议,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根据公告披露,这份协议不涉及具体交易金额,实际采购量将根据后续订单确定。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两家公司的首次合作——历史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亿纬锂能向思摩尔集团销售锂离子电池的金额始终保持在50亿元左右规模,分别占各年度同类交易金额的1.48%、1.12%和1.02%。
从关联交易角度看,亿纬锂能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江敏女士同时担任思摩尔国际的非执行董事,这使得交易构成关联关系。但公告特别强调,由于是框架性协议,尚未构成关联交易的实质,因此无需提交董事会审议。这种安排既保障了交易的合规性,又维持了业务操作的灵活性。
观察亿纬锂能的业务布局,与思摩尔国际的合作属于其消费电池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行业数据,全球消费电池出货量正以26.2%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从2025年的217亿只预计增长至2029年的551亿只。电子雾化器作为消费电池的重要应用场景,这一合作有助于亿纬锂能巩固在快速增长市场中的份额。
与此同时,亿纬锂能近期在技术合作方面动作频频。就在协议签署前两天,公司与华宝新能达成了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战略合作,显示出在新技术路线上的积极布局。行业信息显示,包括亿纬锂能在内的多家头部电池厂商已迈入固态电池中试阶段,产业链成熟度正在快速提升。
从资本市场表现看,亿纬锂能近期股价承压明显。截至11月20日收盘,股价报76.30元,单日下跌3.42%,成交额达38.33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显示,电力设备板块当日净流出90.59亿元,亿纬锂能位列资金流出前列。这种市场表现与整个电池板块的调整态势相符,多个电池相关ETF同期出现约4%的跌幅。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保持活跃。公告显示,控股股东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了4077.68万股,同时还有14.3亿股限售股份将于12月8日解除限售。这些股权变动因素可能对短期市场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亿纬锂能正在构建多元化的业务支撑体系。除了消费电池领域的持续深耕,公司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同样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根据行业预测,到2029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548.3GWh,储能电池出货量也将突破1100GWh。这种全场景布局的战略,有助于公司平抑单一市场波动风险,获取更稳定的成长动能。
这份框架协议的签署,本质上是对现有业务合作模式的延续和制度化。考虑到电子雾化器市场的监管环境和消费者偏好变化,具体订单的执行情况仍需持续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在锂电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维持与核心客户的长期稳定关系,对保障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