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刚刚干了两件大事:一边给员工发股票,一边作废上千万股激励份额。
11月19日,公司召开董事会,一口气审议通过了多个股权激励相关议案。最核心的内容有两项:一是第三期和第六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归属条件达成,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员工可以正式拿到股票;二是对第三、四、五、六期激励计划中部分未归属或未行权的权益进行作废或注销——总共作废限制性股票1447.4万股,注销股票期权381.9万份。
具体来看,这次能真正“兑现”的是第三期和第六期激励计划的部分归属。其中,第三期计划有1219名员工达标,可归属343.69万股,价格为74.44元/股;第六期则涉及597人,归属数量高达3448.31万股,价格为22.02元/股。加起来超过3792万股的股份即将落地,这无疑是公司对核心团队的一次实质性激励。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作废动作也引发关注。近1450万股限制性股票被作废,背后原因公告中虽未明说,但根据常规操作,通常是因为部分员工离职、考核未达标或公司层面业绩不达预期。尤其是第四期和第五期激励计划仍在早期阶段,就出现大额注销,说明公司在执行激励机制时保持了相当强的纪律性和筛选标准,并非“普惠式”派发。
说实话,看到这个操作,我是挺认可的。很多公司搞股权激励,最后变成变相福利,削弱了激励本意。而亿纬锂能的做法显示出其管理层对激励机制的理解是清晰的:既要“奖到位”,也要“罚得明”。该给的坚决给,激发骨干积极性;该砍的也不手软,防止资源浪费和内部不公平。
而且从结构上看,第六期激励计划刚实施不久就有超三千万人数的归属,说明公司正在快速推进新一期激励覆盖,可能意在绑定新一轮发展周期中的关键人才。结合当前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留住技术和管理核心,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股价方面,亿纬锂能最新报79.00元,微涨0.51%,成交额超33亿元,市场反应相对平稳。这类股权调整属于公司治理常规动作,短期不影响基本面,但长期看,一个执行力强、奖惩分明的激励体系,才是支撑企业持续成长的隐形引擎。
在我看来,别小看这份公告里的数字游戏,它透露的是亿纬锂能在组织管理和人才战略上的成熟度。一家动力电池龙头,不仅要拼技术、拼产能,更要拼组织效率。而这,或许正是它能在宁德时代强势格局下仍稳居第二梯队前列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