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刚刚宣布:作废1447万股东方股票,注销381万份期权。这事不小,但市场反应却很平静——当天股价还涨了0.51%,收于79.00元。
事情发生在2025年11月19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一口气通过了四个议案:作废第三期、第四期、第六期激励计划中部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合计14,473,958股;同时注销第五期激励计划中部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共3,819,000份。公告里写得很清楚,这些操作是基于各期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属于正常调整范畴。
从流程上看,这几项激励计划早在过去几年陆续落地:第三期始于2021年,第四期和第五期在2023年推出,第六期则是2024年的新动作。每一次都经过董事会、监事会审议,并经股东大会授权。这次的大规模作废与注销,更像是对前期激励成果的一次集中梳理,可能涉及员工离职、考核未达标或权益结构调整等常规原因。毕竟,股权激励不是“白送”,得看业绩兑现。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我第一反应是“有点多”。一千四百多万股,按79元股价算,市值超11亿元。但这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公司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的动态管理能力。亿纬锂能这几年人才投入大,激励力度强,但也意味着需要更精细的激励机制把控。该给的给到位,该收的收回,这才是成熟企业的做法。
我特别关注到一点:就在同一天,公司还发布了另一则公告——关于股权置换。虽然目前没有披露具体内容,但结合当前动作来看,不排除是在为新一轮激励或资源整合做准备。毕竟,注销旧期权、作废未归属股份,往往是新激励计划启动前的标准操作。
再看基本面,这家公司依然扎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近450亿元,同比增长32%;储能出货单季逼近20GWh,和海博思创签下50GWh大单,匈牙利工厂服务宝马,技术上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冲到500Wh/kg……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竞争力。利润下滑确实是个问题,同比降了11.7%,但研发投入加大、原材料波动这些因素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大规模作废股票和注销期权,不是利空,反而是一种“挤水分、提效率”的信号。它说明管理层在认真对待激励机制的有效性,而不是让股权激励变成少数人的福利。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克制和理性,比短期股价波动更值得看重。
当然,行业竞争摆在那儿,宁德时代、比亚迪虎视眈眈,价格战也没停过。但只要坚持刘金成董事长说的“长期主义”,把产品做到15年车载、20年储能的寿命标准,亿纬锂能还是有希望在全球舞台上站稳脚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