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7 18:23:01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福建
转发
发表于 2025-11-17 16:27:16 发布于 广东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第一增长曲线到达峰值前,企业需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发力点,在传统业务尚未衰退时,另辟新的增长路径,此为第二曲线理论。

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等企业,均通过新业务的开辟,成功找到第二成长曲线。我们更好奇的是,同一领域内,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动力电池装机量隐现“天花板”。

处于锂电池第二梯队的亿纬锂能,该如何寻找下一个突破点?

“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以动力电池装机量来看,亿纬锂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2025年1-7月,公司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为17.4GWh,同比大增87.8%,是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中,除蜂巢能源以外增长速度最快的那个。

公司动力、储能、消费电池布局明确,产品型号丰富,同时前瞻布局钠电池氢能、硅基电池等众多前沿技术。还是全球首家量产交付大圆柱电池的公司,无疑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同时,针对eVTOL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公司研发推出对应电芯

但再看财报,不免发现亿纬锂能隐藏的一个问题。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0.02亿,同比增加32.17%;实现净利润28.16亿,同比减少11.7%,陷入增收不增利局面。

中报同样如是,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0.06%、-24.9%。

那么,亿纬锂能为何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局?

即使重资金、重资产投入,但总体而言,动力电池仍是一个以技术论成败的行业。亿纬锂能虽然产品布局全面,可真从技术迭代、量产速度来看,要比业内同行慢了一些。

2025年9月,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但另一边,国轩高科早与亿航智能签订固态电池大单,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在2024上半年装车智己L6……

技术上的“慢了一步”,令公司丧失些许议价权。

2025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毛利率为15.95%,与一季度相比有所下降。但期间费用率却逆势增长至11.28%,对利润端表现二次打击。

其实,公司在提升盈利能力上,做过不少努力。

2021年,亿纬锂能与德方纳米设立合资公司,用于生产磷酸铁锂,产品优先向亿纬锂能及子公司供应,把控原材料降低成本。

2025年,亿纬锂能联合华友钴业格林美巴斯夫等企业,发布全球锂电回收平台,意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闭环。只是,即使加强对产业链整体的把握,也未扭转毛利率下降局面。

而且,公司财务费用在2025年三季度末增长至5.72亿,创下上市以来最高值。

这一异常变化,引起我们的注意。

大肆扩张

账面“入不敷出”

亿纬锂能,一直在扩张的路上。

公司在全球拥有八个生产基地以及两个在建生产基地,据中报数据,亿纬锂能2025年中报在建项目的预算额之和,高达698.15亿元

其中,预算金额最高的项目是华中地区,为300.31亿元,资金来源为募股资金和自筹资金。

细看公司具体的建设项目,国内有成都基地在建,总面积高达1.1万平方米。一期于2025年12月建成,二期计划在2026年12月完成交付。

放眼全球,马来西亚储能电池项目、匈牙利大圆柱电池项目与北美动力电池项目,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再结合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来看。

财务费用里通常是利息费用占了大头,亿纬锂能2025年前三季度,利息费用为5.41亿元。不难推测,公司借债加大杠杆的形式,扩产经营。

继续向下看,2025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之和为224.66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3.4%。但同期,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之和仅有160.25亿元。现金类的高流动性资产,难以覆盖账面负债。

细思公司举债扩产原因,可能有这两个:

第一,扩产可带动公司业绩增长。2020-2024年间,亿纬锂能营收从81.6亿元增长至48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6.2%。以扩产带营收的“成功”的经验,足以令其产生路径依赖。

第二,动力电池已成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强格局。亿纬锂能想要异军突起,寄希望于以产能扩张摊薄生产成本的方式。赚取超额利润,提升盈利能力。

只是,从营收和电池出货量金额计算,2024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单价为0.63Wh/元,与2023年0.85Wh/元的单价相比有所下降。

亿纬锂能可能忘了,扩张不等于“变现”。大力投产不一定带来规模效应,也有可能陷入产线爬坡时制造费用高增的泥潭,难以脱身。

举债扩张的背后,是公司持续依靠外界输血。

亿纬锂能上市以来,累计融资金额高达199.67亿元。进入2025年后,先是在三月份发行50亿可转债,六月份又发布公告拟赴港IPO。这样看来,债务的大山可能确实压得亿纬锂能,有点喘不过气来。

那么,亿纬锂能可以从债务困境中,成功脱身吗?

储能,新的突破口!

2024年3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亿纬锂能创始人曾表示,“在动力电池行业,我们连内卷的资格都没有,没人卷得过比亚迪、宁德时代”。

或许受此影响,亿纬锂能开始“押宝”储能电池。

这次,亿纬锂能不负众望。

即使“宁王”地位不可撼动,但令人惊喜的是,储能领域亿纬锂能一鸣惊人,2025上半年储能电芯市占率达到13.2%,跻身全球第二,超越比亚迪。

以“大方型+叠片”路线为主导,公司引领行业完成技术创新,成为全球第一家量产600Ah+大方型铁锂储能电池的公司。

2023年公司进军储能市场,当年该业务营收达到163.4亿元,2024年再次增长至190.27亿。 

有意思的是,亿纬锂能以锂原电池起家,2003年就开始布局。而如今,消费电池2025上半年在公司中的营收占比为17%。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后来者居上,成了收入大头。

亿纬锂能未来的发展情况,依旧值得期待。

总结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5上半年已超过50%,这种情况下,储能电池接棒动力电池,成为亿纬锂能新的发力点。

虽说储能业务,已为公司成功开辟新成长曲线。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和一时半会无法完全解决的债务问题,仍是亿纬锂能要积极面对的挑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