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3 14:24:20 股吧网页版
下一代兆瓦级电池将量产,亿纬锂能要卡位新能源商用车战场
来源:南方都市报


K图 300014_0

  “当前,新能源商用车产业正处于关键转折点,技术迭代与场景创新正形成历史性交会,行业即将迈入技术深化与场景拓展并举的战略机遇期!”近日,在广东惠州召开的亿纬锂能首届商用车电池科技日上,该企业动力营销中心总经理黄红良博士慷慨陈词。

  发布会现场,亿纬锂能联合创始人、总裁刘建华发表开场致辞,重点阐述了亿纬锂能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技术积淀与战略布局。亿纬锂能副总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长江吉兵发布了8款开源电池王牌产品,以全场景解决方案,满足从物流车的微面、轻卡到重卡的短倒、干线再到客车和工程机械的全场景工况需求,赋能新能源商用车。

  新能源商用车的产业竞速已展开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飞速发展,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已攀升至20%,正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其中,新能源VAN车(含轻卡和重卡)渗透率突破40%,已与乘用车市场形成同频共振;新能源轻卡渗透率接近20%,电动化进程显著提速;新能源重卡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电动化转型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亿纬锂能商用车电池科技日发布会现场,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搭载上一代开源电池的重卡的充电实录:插上两把电枪和水冷枪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电量已经从10%补能至63%。

  而这还不是亿纬锂能开源电池的最佳数据:即将量产的下一代“兆瓦级”453kWh电池新品,仅需18分钟即可完成10%至80%的电量补给,配合1500kW超充技术,每年所节约的充电时间,可为每个用户创造超过5万元的运营增收。

  这一组数据折射出的,是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突破20%的关键节点,一场围绕动力电池技术升级与场景适配的产业竞速已全面展开。

  据亿纬锂能测算,至2030年,工程机械锂电市场规模将突破80GWh,成为继乘用车、商用车之后的第三增长极。面对这片尚待开垦的“蓝海”,动力电池企业正通过技术纵深突破与生态协同构建,争夺产业转型的主导权。

  让每度电都增加创收

  与乘用车注重“情绪价值”不同,商用车电动化的本质,是让每度电都成为流动的银行账户。因此,在这场技术攻坚战中,充电效率与场景适配能力成为破局关键。

  针对城市物流“微面”车辆占比93%的城配市场,亿纬锂能推出的41.86kWh标准化电池,以2C恒流直充架构实现18分钟极速补能,配合自然冷却系统降低能耗成本;而在-20℃低温环境制约明显的北方市场,搭载LMX材料体系的160kWh轻卡电池可保持85%能量效率,破解冬季续航焦虑。

  这可能意味着,物流公司的城配车队或许可以减少两成夜间充电工时,让司机多接三单生鲜配送,创造出新的利润空间。

  更具突破性的是,针对重卡“自重侵蚀载货量”的行业难题,该公司通过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448kWh电池系统高度压缩至1米以内,较传统方案减重0.5吨。每减重0.5吨,意味着每车每年多装360吨货物,这相当于把京沪线上的运费成本削去锋利的刀刃,让单台车6年生命周期内多创收7.2万元。

  破解“车电不同寿”难题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动力电池企业对于商用车运营本质的重新理解。在客车领域,亿纬锂能推出的43.8kWh电池以10年100万公里质保破解“车电不同寿”难题;在装载机市场,350kWh工程机械电池通过2分钟快速装配设计与6000次循环寿命,将设备收益周期延长30%。这些创新并非实验室里的技术堆砌,而是基于对物流企业“每公里成本”“每吨货利润”等核心指标的深度解构。

  产业转型的浪潮中,生态协同正在重塑竞争格局。亿纬锂能与华为联合展示的超充技术解决方案,将电芯级5C快充与液冷桩端技术深度融合;与三一重卡、东风商用车等头部车企共建的“全场景展车区”,则凸显出从电池研发到整车适配的产业链穿透力。这种“技术+生态”的双轮驱动模式,或许正是破解商用车电动化“规模效应迟滞”困局的钥匙。

  从参数到价值的跳跃

  当发布会现场大屏亮起“零碳运输”的蓝色愿景时,展厅内陈列的8款开源电池产品已悄然勾勒出新能源商用车的进化路径:

  从追求单一性能指标,转向全生命周期价值创造;从被动适应应用场景,转向主动定义运输效率。

  对于商用车使用者来说,他们或许不了解所有参数背后的意义,但“充电时间能否再砍掉一截”“电池质保能否覆盖高原极寒天气”“残值评估怎么对接金融方案”这些散落在产业毛细血管里的需求却是真实存在的。所有重要的变革,都是从解决每个人具体的麻烦开始的。在这场关乎万亿级市场的产业变革中,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突围战,或许才刚刚打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