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体锂电寒冬仍未结束的背景下,亿纬锂能整体表现相对稳健,但相比龙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亿纬锂能表现称不上出众,只能说差强人意。
近期,亿纬锂能相继发布了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实现营收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5%;实现净利润40.76亿元,同比增长0.63%。
今年一季度,亿纬锂能实现营收127.96亿元,归母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6%。另一方面,亿纬一季度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近六成,储能电池增长近八成,亿纬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幅度均不及电池出货量增长。
面对这份“稳定”的业绩,亿纬锂能称,2024年,公司全面推进满产满销、市占率提升等重要经营目标的达成。
股价方面,亿纬锂能表现难言出众,从高位算起,其最大跌幅已经超过70%,截至4月25日,公司股价为41.23元,跌破千亿市值大关,最新市值为843.45亿元。
动力失速
从具体业务来看,亿纬锂能锂电收入大致可以分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亿纬锂能动力电池营收占比为39.43%,储能电池营收占比39.14%,消费电池占比为21.23%。自去年起,储能电池板块营收占比就在快速提升,今年有超越动力电池的势头。
去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守住了毛利率,仍维持在14%左右的水平,但营收同比上年下降20%,出货量增长7.87%。今年一季度亿纬动力电池出货10.17GWh,同比增长 57.58%。展望今年,亿纬锂能实现国内头部新势力客户的纯电车型实现单车型独供,终端销量稳步提升,并且后续有进一步放量的趋势。
公开信息显示,小鹏P7+采用的是亿纬锂能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于销量超出预期,亿纬锂能额外投入产能,以支持电池产能的供应。
在商用车领域,亿纬锂能相对具备实力,新能源商用车各细分市场头部客户覆盖率超 80%,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一季度公司新能源商用车装车量市占率 13.41%,稳居国内第二。
众所周知,全国的动力电池市场中,按装机量算,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巨头占据了接近七成的市场份额,其他厂商只能瓜分剩余的市场份额。
并且,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成本占比最大的零部件,动力电池厂商与主机厂休戚与共。与车企优胜劣汰的命运类似,电池企业同样在上演。前有宁德时代凭借宝马的电池订单一举成名,后有中创新航借助广汽埃安崛起拿下诸多市场份额,跻身全国前三。
在加速淘汰阶段,留在牌桌上更为重要,亿纬锂能也留意到了绑定单一客户风险。在2024年报中,亿纬锂能提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助力客户打造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并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客户基础体系,减少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降低经营风险。
储能翻盘
储能业务的增长,则一定程度让公司免于整体业绩下滑,成为其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2024年,亿纬锂能储能业务持续满产满销,但由于大客户集中供货等原因,毛利率有所受损,去年全年为14.72%,同比下降2.3%。
亿纬锂能2024年储能产能约50GWh,2025年投产大概可以新增20GWh,2024年储能出货量达50.45GWh,出货量同比增幅超过九成,与产能刚好对应,今年一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超八成。
根据infolink的统计数据,2024年亿纬锂能储能出货量全球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
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亿纬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小软包电池组装工艺开发,百 MWh 的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行;公司计划于2026年推出主要应用于混合动力领域的高功率全固态电池,于2028年逐步推进400Wh/Kg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 此外,公司在锂金属二次电池、钠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去年,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说,锂电池这个行业的特征是你想“卷”,但是你没有资格,前面有两个老大,谁“卷”得到比亚迪,谁“卷”得到宁德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行业应该回归本质,提高技术和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