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防务二股东要减持了——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1%股份即将抛向市场。就在今日,公司发布公告,第二大股东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资产”)计划在公告发布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728万股,占总股本的1%。目前,长城资产持有天海防务约8942.92万股,占比5.18%,这次减持相当于其持股总量的近五分之一。
根据公告内容,此次减持是出于“经营及资金相关安排”,股票来源为此前参与天海防务破产重整时取得的资本公积转增股份。值得注意的是,长城资产早在2020年就曾承诺不谋求公司控制权,也不会通过一致行动等方式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截至目前,该承诺仍在正常履行中。此次减持也明确强调: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对公司治理和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市场反应有点“反常”
有意思的是,在这样一条通常被视为利空的消息披露当天,天海防务股价却逆势上涨7.66%,收于8.15元,成交额高达42.58亿元,成交量达5.35亿股,明显高于日常水平。这说明什么?我认为,市场可能已经提前消化了这部分减持预期,甚至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积极因素上。
比如,广发基金旗下的两只ETF——中证军工ETF和中证1000ETF,合计持有超1324万股,近期还在加仓军工板块。尤其军工ETF三季度增持了160万股,显示出机构对天海防务所处赛道的认可。再加上公司自身基本面确实在回暖: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31.48亿元,同比增长34.5%;归母净利润2.32亿元,较前几年稳步回升。
我怎么看这一作?
说实话,我不觉得这次减持有多大杀伤力。首先,比例只有1%,且允许通过大宗交易进行,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股份可能以协议方式转让给接盘方,未必直接冲击二级市场。其次,长城资产本就是财务投资者角色,当初参与重整就是为了资产处置和回收资金,现在择机退出合情合理。
但我也没法忽视风险。天海防务的资产负债率已升至57.26%,历史法律纠纷众多,各类经营风险提示超过千条。这种背景下,股价短期内被资金推动快速上涨,难免有情绪溢价的成分。
所以我的看法很明确:短期看,机构持仓+行业热度还能撑住股价;但中长期能不能走远,还得看它能不能真正优化债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别被一天的涨幅冲昏头脑,理性看待这份减持背后的信号——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这才是市场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