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医疗三季度成绩单:老树发新芽的典型样本
最近,乐普医疗交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三季度成绩单。单季度收入达到15.7亿元,同比增长12%,而归母净利润更是暴涨176%至2.9亿元。如果把时间拉长到前三季度,总收入49.4亿元,净利润9.8亿元,分别增长3.2%和22.4%。这份成绩单不仅达标,还藏着不少新看点。
新业务开始发力
最引人注目的是消费医疗板块的快速崛起。童颜针和水光针这些听起来就很"时髦"的产品,在三季度已经贡献了8614万元的收入。要知道,这些产品才刚起步,就已经覆盖了80%的大型医美机构和1500-2000家中小机构,这个开局相当不错。
创新药方面也有好消息。一款针对糖尿病的新型针剂已经进入国内二期临床,预计明后年就能启动三期试验。口服剂型也已经开始一期试验。在神经科学领域,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植入设备预计今年四季度就能获批,另一款产品也将在明年上半年申报上市。
产业链上的涟漪效应
这些新动作正在产业链上掀起阵阵涟漪。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最先感受到变化。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随着医美产品的放量而增长,多肽原料药企业也因为糖尿病新药的临床试验而迎来新订单。精密电子元件供应商则要准备好应对神经介入设备即将上市带来的需求。
下游的变化同样明显。医美机构有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基层医院则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地选择国产心血管介入产品。未来,随着糖尿病新药上市,慢性病管理市场也可能被撬动。
替代与互补的化学反应
乐普医疗的产品正在多个领域替代进口货。心血管介入产品持续增长,正在逐步取代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即将上市的神经介入设备,也将让一些传统外科手术变得不再必要。
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些产品与乐普形成了互补关系。医疗影像设备与介入产品配合使用,可以形成完整的诊疗方案。慢性病管理服务则可能和新药产生协同效应。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也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规划手术方案。
机会与风险并存
当然,机会总是伴随着风险。集采政策可能会对一些产品造成短期冲击,新产品的审批进度也存在不确定性。医美行业的竞争正在加剧,后来者需要面对已经站稳脚跟的竞争对手。
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几个季度需要重点关注几个指标:消费医疗板块的收入增长情况、神经介入设备的获批进度和销售表现,以及明年上半年两款新产品能否如期获批。这些都将决定乐普医疗这棵"老树"能发出多少"新芽"。
总的来说,乐普医疗正在经历一场漂亮的转型。传统业务稳健增长,新业务快速崛起,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让这家老牌医疗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当然,转型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至少目前来看,方向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