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3日讯(记者何凡)在今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中,乐普医疗(300003.SZ)方面对公司GLP-1类药物试验、脑接口业务板块进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解答,公司董秘江维娜透露称,希望将两款GLP-1类药物海外权益BD出去。另外,财务总监王泳告诉财联社记者,从原材料供应及销售两方面来看,中美关税政策对公司运营影响有限。
业绩会中公司GLP-1类药物首先获得关注,对此江维娜表示,GLP-1/GCGR/GIP-Fc 融合蛋白MWN101注射液已完成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正进行Ⅱ期扩组。另一方面,公司希望将MWN105注射液和MWN109注射液的海外权益BD出去,这两个药物都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文。
从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来看,公司业绩表现不佳,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收61.03亿元,同比减少23.52%,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减少80.37%,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7.36亿元,同比下滑9.67%,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滑21.44%。
针对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江维娜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结构性心脏病核心产品陆续上市逐步上量,推动该业务条线较快增长,此外外周植介入产品陆续获批,产品矩阵入院后随行业增长逐步上量,另外,神经调控类产品方面,DBS(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CCM(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均已有上市预期,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等在内的皮肤注射剂类产品已申报注册,预计最快今年二季度末开始陆续获批。
在消费性领域方面,除皮肤科外,公司董事长蒲忠杰对齿科及眼科进行了介绍,其表示,齿科低于公司预期,已经对商誉进行了财务上的处理。眼科和皮肤科研发都进展顺利,其中眼科已经实现营收,希望今年可以有进一步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脑机接口行业商业化呈现出提速迹象,成为业绩会中的热门话题,对此王泳介绍称,目前公司已上市脑机接口相关产品主要为脑机接口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如脑卒中、脑外伤等)设计的智能康复解决方案,通过融合神经信号解析、人工智能算法与康复机器人技术,实现运动功能重建与神经可塑性干预。目前在研的重磅产品包括各类神经刺激器等。
另一方面,王泳对财联社记者回应称,公司的原材料供应环节单一依赖美国的品种很少,从几年前就开始国产化替代的推进。销售市场方面,2024年美国市场收入占总收入低于1%。综上,中美关税政策对公司的运营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