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3-08-31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债券中期报告
(2023 年)
二〇二三年八月
重要提示
发行人承诺将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已对中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公司监事会(如有)已对中期报告提出书面审核意见,监事已对中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
发行人及其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中期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公司中期报告中的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重大风险提示
投资者在评价和购买本公司所发行的债券时,应认真考虑各项可能对本公司所发行债券的偿付、债券价值判断和投资者权益保护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并仔细阅读募集说明书中“风险因素”等有关章节内容。
1、债务规模较大风险
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公司有息债务规模达到 7,738.15 亿元。公司债务规模较大,主要
是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各类资金需求上升,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发行人增加了借款力度和直接债务融资力度,使得公司有息债务规模增长。公司借款、债券等有息债务规模较大,且利率将随市场变动而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经营带来一定财务风险。
2、未来资本支出较大风险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公司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将加大低碳清洁能源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努力发展核电,择优发展天然气发电,持续提升低碳清洁能源比重。严格控制煤电发展节奏,重点发展清洁高效煤电。加快节能减排升级改造,不断降低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尽早达到碳排放峰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资本支出需求较高。投资资金来源除公司自有资金之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未来公司可能面临债务规模及财务杠杆上升的压力,上述资本支出在短期内可能会加重公司的财务负担。
3、资产负债率较高风险
公司近年来资产负债率虽呈现下降趋势,但总体仍保持在相对高位,2023 年 6 月末,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70.36%。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符合电力行业特点,但仍说明公司偿债负担较重,有可能导致融资成本提高、债券到期无法及时偿还本息等财务风险。
4、经济周期波动给发行人带来的风险
电力企业的盈利水平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较高,下游重工业和制造业的用电需求和发电企业自身的上网电量是决定发电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2020 年度、2021 年度及
2022 年度,全社会用电总计分别为 7.51 万亿千瓦时、8.31 万亿千瓦时及 8.64 万亿千瓦时
,总量虽维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存在波动情况。目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
波动将直接影响电力等能源产品的需求情况,如果未来经济发展放缓或出现衰退,尤其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电力需求相应减少,则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5、业务管理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但同时也涉足煤炭开发、金融产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多元化的经营发展拓宽了公司的管理幅度,管理经营上的不当可能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跨区域、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公司在专业技术、管理经营水平方面面临一定挑战。
6、煤炭行业政策调整风险
由于煤炭产业的特殊性,其开采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管制,企业进行煤炭生产、加工、销售的相关审批、监管较为严格。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煤炭产业发展规划和综合平衡等重大政策,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或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煤炭企业资产、干部、人事和重大事项的管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行使有关行业监管、行业标准制定的职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技术革命加速演进,非化石能源替代步伐加快,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煤炭行业加快向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产业分工专业化、煤炭利用洁净化转变,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的发展主要目标: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 41 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 42 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 4,000 处左右。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数量 1,000 处以上;建成千万吨级
矿井(露天)数量 65 处、产能近 10 亿吨/年。培育 3-5 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
企业。
发改委在《2020 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要求着力推动煤炭清洁生产,因地制宜推广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和智能化开……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