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美家要换老板了——这不是小打小闹的股权调整,而是实打实的控制权易主。2025年11月11日,公司公告披露,原控股股东真爱集团与一家名为广州探迹远擎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的新势力签署协议,转让上市公司29.99%的股份,交易价格为每股27.74元,总价接近12亿元。更关键的是,后续还将启动15%的部分要约收购。交易完成后,探迹远擎将直接掌握44.99%的表决权,成为绝对控股方,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黎展。
整个过程走得干脆利落。从11月5日停牌,到11月11日敲定协议,再到12日复牌,节奏紧凑。根据公告,真爱集团不仅出让股份,还承诺在股份转让完成后,放弃其仍持有的13.01%股份的表决权。这意味着即便它仍是重要股东,也已主动退出决策核心。而探迹远擎虽然成立时间极短——2025年10月24日才注册,注册资本仅100万元,但背后结构清晰:由两家科技公司共同执行事务,且已有明确的实际控制人布局。这种“先设壳、后入主”的操作,在资本运作中并不罕见,但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比例的控股权转让,说明各方早已达成深度共识。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多想了几层。这家公司过去以家居纺织品为主业,典型传统制造企业,而接盘方却是一家名字带“科技”、经营范围写着“软件开发、技术推广”的合伙企业。这不像是单纯的财务投资,更像是产业资本的一次精准落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探迹远擎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无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计划”,并强调支持现有业务稳定发展。这句话分量很重——不是来炒概念的,而是来整合资源、推动升级的。
我在想,黎展是谁?虽然公开资料不多,但从其能主导这样一场跨行业控股权变更来看,大概率拥有科技与实业结合的操作经验。这次接手真爱美家,会不会是想把数字化能力导入传统生产端?比如智能排产、供应链优化,甚至打造C2M模式?毕竟,“科技赋能制造”不是新故事,但真正落地的成功案例仍然稀缺。
当然,我也保持一份谨慎。短期看,交易还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深交所合规确认及过户登记,流程尚未走完;长期看,新旧股东之间的过渡、管理文化的融合、战略方向的协同,都是潜在挑战。特别是当一个轻资产科技背景的团队接手重资产制造业公司时,如何避免“水土不服”,尤为关键。
但无论如何,这场变更本身释放了一个信号:传统行业正在被新的资本逻辑重新定义。不再是简单的并购扩张,而是通过技术思维重构价值链条。如果探迹远擎真能把“科技+制造”这条路走通,那真爱美家或许不只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而可能成为一类新型转型样本。我愿意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