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亚股份三季报出炉:营收增长背后的喜与忧
百亚股份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12.8%;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2.5%。单看三季度,收入达8.6亿元,同比上涨8.3%,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9%,仅录得0.6亿元。这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折公司在扩张与盈利之间正经历阶段性博弈。
从业务结构来看,亮点十分突出。线下渠道表现强劲,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5.7%,其中核心区域以外省份增速高达113.4%,说明全国化布局正在加速兑现。而自由点品牌整体收入增长16.4%,以益生菌和有机纯棉为代表的大健康系列产品更是增长迅猛——前者营收同比增长超50%,后者直接翻倍。这表明产品结构优化已初见成效,消费者对高端化、健康化卫生用品的需求正在被有效激活。
但另一面也不容忽视:线上渠道遭遇明显压力,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0.2%,三季度单季下滑11.4%。报告指出,这主要受短期舆情及平台策略调整影响。尽管电商仍是品牌推广的重要阵地,但在抖音等新兴平台投入产出比偏低的背景下,整体盈利能力承压。与此同时,销售费用在Q3达到3.64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收入增速,导致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6.6%。
我怎么看百亚的这次“换挡期”
说实话,这份财报让我看到一个正在主动调结构、谋长远的企业形象。虽然利润短期承压,但我认为这是有代价的转型必然过程。我注意到,天风证券也下调了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但这更多是基于电商调整周期的审慎判断,并未改变“买入”评级,说明机构依然认可其长期逻辑。
在我看来,百亚真正的机会在于大健康产品线的持续放量与全国市场的纵深渗透。目前外围省份的增长势头非常健康,证明其模式具备可复制性。而线上虽然暂时遇阻,但公司并未收缩战线,而是强调“推新品、拉新客”,说明战略定力仍在。
不过风险也不能忽略。销售费用占比高企已是财务上的明显特征,若电商平台价格战加剧或消费复苏乏力,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当前股价处于技术面空方占优区域,短期支撑位22.00元值得关注。
总的来说,百亚不是那种爆发式增长的题材股,而是一家在 quietly building(默默构建)长期价值的消费品企业。它现在走的这条路不容易,但我愿意给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