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盛昌(002980)最新发布“AI拉弧检测产品”再受关注,有投资者关注该产品的技术表现,并直接询问其技术是否优于有同类产品的华为公司。
对此,华盛昌专注自身产品,回应到AI拉弧检测系列产品系面向新一代更安全更智能的新能源电站和储能系统所开发,通过端侧芯片和边缘AI算法技术,可以对拉弧型号进行精确分析和快速检测,并在0.5秒内发出报警。同时,该产品具备自我训练、迭代和升级功能,可以不断提高检测精准,满足丰富的应用场景。

(图片来源: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公开信息)
应用边缘AI计算技术,推出测量仪器仪表智能体
笔者进一步查阅华盛昌公众号及其他公开信息发现,AI拉弧检测系列产品目前共4款,分别是AFD-80单通道拉弧故障检测器、AFD-74拉弧检测传感器、AFD-60拉弧检测模组以及AFG-1000拉弧信号发生器。上述四款产品均系华盛昌与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TI)共同协作、联合推出,各具有不同的适用场景,能协助客户实现“更快,更精准、更安全”的检测目标,更好解决直流电弧检测的痛点问题。
近年来直流电弧火灾事故率攀升,而传统防护技术受制于噪声适应性与场景适应性的局限,已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应用场景挑战。因此,电弧检测的准确率和实时性至关重要,而边缘AI技术就尤为适用于该场景。
对此,作为仪器仪表领域的领军企业,华盛昌紧跟趋势,推出应用边缘AI计算技术的测量仪器仪表智能体——AI智能电弧故障检测解决方案。
据了解,该产品通过应用边缘AI计算技术,在精准风险分层控制、全场景覆盖能力、系统可靠性及法规兼容性等多方面均实现跃升,解决了传统逆变器无法应对的屋顶电站安全隐患,实现光伏与储能安全从被动防护到智能预判的“范式革命”,尤其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场景。
技术表现出色,具有明显比较优势
进一步研究其技术细节,区别于传统电弧检测方法无法及时适应光伏组件的快速变化,场景适应性欠佳的情况,华盛昌AI拉弧检测系列产品则基于CNN深度学习算法,可以不断训练、迭代、学习新的特征信号,场景适应性强,且其中内置的TITMS320F28P55x芯片算力强大,可满足4通道250kHZ采样率下毫秒级响应,不会丢失关键特征频率点,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也就是说,上述拉弧检测产品与传统基于经验值手动调参的电弧检测的最大不同,是前者基于TITMS320F28P55x的AI模型功能,可以学习海量数据,具有高维度非线性特性,从数据中精确解析出拉弧故障信号,在噪声适应性方面更具优势,能够帮助用户精准区分电弧与噪声、准确识别各类电弧。
事实上,边缘AI技术在光伏场景应用早有案例,投资者关注的华为公司同类产品,就是通过AI拉弧检测技术(AFCI),将火灾风险降至行业最低水平,解决了传统逆变器无法应对的屋顶电站安全隐患,其技术原理与华盛昌同类产品基本一致。因此,合理推测,随着技术迭代发展,华盛昌的AI智能电弧故障检测解决方案将会获得更多认可。
笔者认为,目前华盛昌持续推出“AI+测量”创新产品,标志着其专注的测量仪器仪表产品已逐步升阶为仪器仪表智能体,未来有望在AI技术浪潮中更先突围。对此,华盛昌亦有类似回应,表示公司未来亦将紧跟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开发更多的“AI+”的产品体系,拓展产品市场潜力,为客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