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机构密集“唱多”,苏州银行凭什么成为城商行中的“优等生”?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苏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超7%,净息差环比回升,资产质量持续优异,引发东吴证券、光大证券、开源证券等多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这家深耕长三角的区域性银行,正以稳健扩张和特色化经营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
业绩稳中有进:规模与盈利双轮驱动
从三季报来看,苏州银行交出了一份“量质齐升”的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4.77亿元,同比增长7.12%,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提升;营业收入94.77亿元,同比增长2.02%。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贷款规模稳步扩张和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前三季度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达31.3%,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苏州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34%,环比上半年回升1个基点,展现出一定的息差企稳韧性。这背后是其负债端成本的有效压降:付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得益于存款结构优化和挂牌利率调整的持续推进。
资产质量优异:风险抵补能力居同业前列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资产质量是衡量银行成色的关键指标。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苏州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83%的低位,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高达420.59%,虽较年初略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监管要求,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意味着银行有足够的“安全垫”应对潜在风险,也为未来利润释放预留了空间。
资本充足性方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9%,资本充足率13.57%,均满足监管要求且具备一定缓冲空间,支撑其持续扩表。市场也用资金投票——近期融资余额持续攀升,两融余额已突破10.9亿元,反映投资者信心逐步增强。
当然,风险提示也不容忽视。研报普遍指出,若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息差进一步承压或尾部不良暴露,可能对业绩形成拖累。尤其是零售贷款投放偏弱(三季度新增为负),反映出居民端信贷需求仍待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