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电器2025年三季报呈现出一幅复杂的图景。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91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36%;扣非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单看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5%至1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113%至0.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激增1018%至0.39亿元。然而,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却被申万宏源直接标注为“低于市场预期”。
细究数据发现,公司业绩增长主要依赖并表罗曼智能带来的外延式扩张。25年上半年,罗曼智能贡献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时母婴小家电业务增长40.54%至1.45亿元。这两项新业务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引擎,而传统厨房小家电业务仅增长5.02%,显露出增长乏力迹象。
从行业视角观察,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5年上半年国内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上涨9.3%,但零售量下降1.2%。线上渠道表现略好,零售额增长12.4%,零售量仍下滑0.5%。这一结构性变化表明,在国补政策推动下,行业正经历消费升级,高端产品渗透加速,但整体市场规模扩张已显疲态。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37.10%,同比提升3.7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控制成效显著,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1.73、0.49和0.67个百分点,推动净利率提升1.75个百分点至4.32%。这种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但能否持续仍需观察。
券商研报透露出谨慎态度。申万宏源已下调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亿、3.90亿和4.41亿元,对应市盈率22倍、20倍和17倍。尽管维持“增持”评级,但盈利预测的下调本身就传递出对增长质量的担忧。
回顾近期动态,公司还面临产品质量问题的困扰。9月份发生的养生壶爆炸事件导致一名幼儿严重烫伤,虽然公司迅速下架相关产品并介入处理,但这一事件对小熊电器长期建立的品牌形象构成了冲击。在创意小家电这个高度依赖品牌信任的赛道,质量安全事件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当前小家电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海外市场拓展又面临风高浪急的挑战。小熊电器在维持传统业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证明其新拓展的母婴小家电和个护产品线能够真正成为新的增长支柱,而非仅仅依靠并购带来的短期业绩增厚。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