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电器三季报出炉:利润翻倍却“爆冷”?
小熊电器(002959)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达36.91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36%;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79%,达到2.27亿元。单看Q3,公司营收11.56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飙升113%;扣非净利润0.39亿元,同比暴涨1018%。数据亮眼,但市场反应却出人意料——业绩公布后股价震荡下行,主力资金连续净流出。
问题出在“预期”。尽管财务指标整体向好,但申万宏源指出,25Q3实际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受理财收益减少、政府补助等非经营性因素拖累。也就是说,利润的高增长并非完全来自主业爆发,部分得益于低基数和一次性收益。这种“非典型”增长让投资者对可持续性产生疑虑。
行业回暖+并购增厚,双轮驱动初显成效
从基本面看,小熊电器的基本盘正在改善。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厨房小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9.3%,线上增速达12.4%,行业在国补推动下迎来结构性升级。小熊凭借“萌趣设计+性价比”策略,在线上渠道持续占优。其厨房小家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2%,母婴小家电更是猛增40.54%。
更关键的是,并表罗曼智能带来的增量开始显现。自2024年Q3起并表以来,罗曼智能贡献了2.86亿元营收,显著拓宽了产品线和利润来源。这一外延式扩张,正逐步转化为实际业绩支撑。
同时,公司盈利能力也在提升。2025年Q3毛利率达37.10%,同比提升3.76个百分点;净利率4.32%,提升1.75个百分点。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率全面下降,反映出运营效率优化。
我怎么看小熊电器的未来?
说实话,这份三季报让我既看到希望,也保持谨慎。我认可小熊在产品创新和细分赛道拓展上的敏锐度,尤其是切入母婴小家电、借助罗曼布局个护领域,踩准了“颜值经济”与个性化需求的趋势。艾媒咨询张毅的观点我也认同:未来胜负手在于能否持续推出爆款新品。
但我也担心两点:一是非经营性收益波动可能影响利润稳定性,若后续补贴或理财收益继续下滑,单纯依赖主业能否维持高增长?二是行业整体进入“量降价涨”的存量博弈阶段,同质化竞争依然严重,小熊的品牌护城河是否足够深?
技术面上看,当前股价处于中轨与下轨之间,短期空方占优,主力资金连续流出,说明市场情绪偏谨慎。虽然申万宏源维持“增持”评级,但我认为,投资者更应关注其新品落地节奏与现金流质量,而非仅仅追逐短期增速。
总的来说,小熊电器正在从“小而美”走向“稳而强”,但要真正突围,还需在研发深度和品牌溢价上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