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钊
近日,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农商行”)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公告显示,2024年,青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110.33亿元,同比增长6.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6亿元,同比增长11.24%。今年一季度,青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30.57亿元,同比微增0.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7.97%。截至2025年3月末,青农商行资产总额达5115.75亿元。
深耕普惠金融“责任田”
青农商行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7家全市整体改制成立的农商银行之一,2012年6月28日挂牌开业。2019年3月26日,青农商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长江以北第一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目前,青农商行拥有营业网点340余个,在岗员工5000余名,并在深圳罗湖、江西德兴、山东济宁等地发起设立8家蓝海村镇银行。
2024年,青农商行锚定“整体提升”战略目标,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深耕“支农支小”主责主业,以精准滴灌的金融资源深度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推动资产负债规模稳步攀升。紧扣时代脉搏,该行还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度参与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建设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金融之力赋能区域开放合作。全年外汇交易量突破600亿美元大关,稳居山东省地方法人银行首位。
年报显示,青农商行2024年对实体经济的贷款突破2400亿元,科技金融贷款突破140亿元,对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超过40%。绿色金融贷款139亿元,并作为唯一银行资管参与全国首支《共同分类目录》绿债基金、首支应对气候变化高等级债券指数基金投资。
2024年全行小微贷款余额1347.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2.89亿元,服务小微客户5.55万户;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502.58亿元(不含票据贴现及转贴现),普惠型小微贷款客户数5.43万户,实现“两增”目标。涉农贷款余额突破680亿元,增速17.44%,涉农贷款规模、增量、户数位居青岛金融机构首位。全年为2000多个乡村“整村授信”突破100亿元,惠及110万人。
一季度资产规模首破5000亿元大关
2024年全年,青农商行实现利息收入159.95亿元,同比下降2.86%。青农商行在年报中表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趋势与信贷需求结构性转变双重压力下,净息差收窄已成为行业共性难题。
截至3月末,青农商行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关口,达5115.75亿元,较年初增长3.34%。值得关注的是,该行规模扩张并未以风险累积为代价,资本充足率指标持续优化,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0.28%,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46.76%,资本缓冲垫持续增厚,为后续业务拓展筑牢安全边际。
在信贷结构方面,今年一季度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较年初增长2.89%至2742.77亿元。此外,负债端质量提升,吸收存款规模达3396.82亿元,较年初增长3.98%,付息负债成本率保持行业低位,负债稳定性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通过动态调整资产配置与加强风险定价管理,青农商行在资产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了风险抵御能力,资本补充与风险覆盖水平均处于区域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