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资“扫货”上市银行再现大手笔。
近日,青岛银行发布公告,青岛国信产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信产融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股比例推升至19.17%,正式跃居青岛银行第一大股东。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成都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齐鲁银行等多家城商行,以及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等全国性银行均公告了重要股东的增持计划或已实施增持。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一趋势背后,一方面显示银行板块正成为资本布局的优选领域;另一方面,地方国资通过增持本地上市银行,既能强化对区域金融资源的战略控制,也能依托银行信用枢纽作用,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动能。
“国信系”高效完成增持计划
此次增持计划始于9月2日,青岛银行发布《关于大股东增持股份计划的公告》,明确增持区间为19.00%至19.99%,实施期限为公告日起6个月内,并承诺避开定期报告静默期及重大事项敏感期。在9月23日至11月5日期间,国信产融控股通过四轮集中增持,持股比例从11.26%阶梯式上升至最终的15.42%。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增持计划在不足两个月内迅速完成,所有增持均通过港股通渠道进行,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并严格遵守了静默期规定,体现了地方资本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成熟策略。增持完成后,加之其一致行动人,国信系对青岛银行的合计持股比例已达到19.17%,超越了原第一大股东海尔集团公司(18.14%)和外资股东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17.50%)。
公开资料显示,国信产融控股于2024年6月组建,是青岛国信集团在整合金融与产业板块优质资源基础上设立的产融控股平台,依托青岛国信集团金融和产业布局优势,聚焦海洋、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以“产业投资”为主体,以“牌照金融”和“产融服务”为两翼,为青岛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服务。
净利润高增长背后面临多重挑战
在青岛银行《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信息披露义务人明确表达了增持目的:基于对青岛银行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并支持其长期发展。
股东信心源于青岛银行扎实的经营基本面。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青岛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2亿元,同比增长15.54%;实现营业收入110.13亿元,同比增长5.03%,盈利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截至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达7655.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56.08亿元,增长10.96%。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不良贷款率降至1.10%,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69.97%。
然而,亮眼业绩背后也面临阶段性压力。青岛银行三季报披露,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3.51亿元,同比微降0.22%,主要受非息收入拖累。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滑10.72%,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32亿元,同比下降3.52%;投资收益18.98亿元,同比增长89.2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08亿元,上年同期为8.39亿元。
同时,青岛银行的资本压力同样不容忽视,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5%,较上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3.14%,比上年末下降0.66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表示,资本的涌入为青岛银行提供了转型缓冲期,但能否将股东的信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价值,最终仍取决于其自身能否克服息差收窄的行业性挑战、实现非息业务的多元化突破,并成功完成数字化转型。
银行股增持潮下的价值重估
记者留意到,年内已有多家银行获得重要股东增持,城商行表现尤为突出。
11月7日,齐鲁银行公告该行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增持股份的进展,截至公告披露日,齐鲁银行增持主体合计增持金额约为315万元,占计划增持金额的90%。此前,齐鲁银行表示,该行部分董监高将在自2025年9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该行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350万元。
10月23日,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完成对南京银行的股份增持,以自有资金约16.84亿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9.99%。
9月5日,成都银行发布公告,披露其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资委控制的两家企业——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持计划进展情况,两家公司此次增持合计金额超过1.6亿元。本次增持后,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企业合计持股比例已超30%。
同日,重庆银行公告显示,重庆地产集团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增持本行A股股份5200万股,增持比例为1.50%。本次增持后,重庆地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由5.10%增加至6.60%。
6月26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增持计划,增持金额达8.56亿元,远超原定“不少于3亿元”的增持计划。
全国性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同样迎来增持。4月8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4月8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本行1991.02万股A股股份,占本行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0.02%,本次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同日,光大银行亦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光大集团拟在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其2%的A股股份,增持计划资金为光大集团自有资金。
业绩层面为增持提供底气。随着上市银行2025年三季报已披露完毕,42家A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4.3万亿元,其中超六成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业绩好于预期”是多家券商分析师在剖析银行三季报时给出的评价。多位银行高管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整体来看,净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但已出现企稳信号。
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系列增持行动,不仅反映了股东对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更体现了地方国资通过强化金融资源配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图,为银行业估值修复与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