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9 14:45:00 股吧网页版
青岛银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 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K图 002948_0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张鹏飞)4月28日晚间,青岛银行2025年一季报出炉,再度延续年报稳健增长的态势。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A+H”上市的银行,青岛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规模迈上新台阶。同时该行业绩也实现“双增”,一季度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0.47亿元,同比增长9.69%;实现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16.42%。

  在银行业盈利空间承压之下,青岛银行各项业务指标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显示出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强劲韧性与持续发展的潜力。

  以“稳”定调经营底盘

  面对行业性净息差收窄的严峻考验,青岛银行以“稳”定调经营底盘,以“健”筑牢发展根基,走出了量、价、质协同向上的发展轨迹,折射出该行结构优化与风险管控的深层功力。

  青岛银行的“稳”体现为盈利能力的持续夯实。在商业银行净息差整体收窄至1.52%的行业低谷期,青岛银行凭借精细化的资产负债管理,保持1.77%的净息差水平,较2024年提升0.04个百分点,表现优于多数同业。

  这一韧性源于该行“双轮驱动”的收入结构——在生息资产规模扩张下,该行客户贷款规模突破3500亿元,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11.97%;理财、投行等多牌照业务发力,推动非利息收入增长5.59%。最终铸就营收增长9.69%、净利润增长16.42%的双增长曲线。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银行坚定而有力的规模进阶。今年一季度,该行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7131.53亿元,同比增长3.36%,存贷款增速分别控制在3.86%和5.41%的合理区间。

  青岛银行的“健”落脚于风险抵御能力的持续强化。当行业不良贷款率徘徊在1.50%时,青岛银行却实现不良贷款率七年连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指标较上年末再降0.01个百分点至1.13%;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提升10.17个百分点,攀升至251.49%,形成高出同业40.3个百分点的资产安全垫。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透过数据表象看本质,青岛银行能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的业绩,除了得益于精细化的管理,亦离不开自身久久为功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2025年,青岛银行深入推进“五篇大文章”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围绕“八大赛道”开展差异化经营,加大绿色、蓝色、公用事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贷款规模持续扩大。财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该行公司类贷款金额达2795.62亿元,较年初增长6.56%。

  面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融资痛点,青岛银行以“青银科技-陪伴成长”服务体系破题,持续性伴随科技企业发展。截至2025年3月末,青岛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273.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7%。

  在普惠业务方面,青岛银行坚持面向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全产品体系、综合化服务”的专业经营理念,截至2025年3月末,普惠贷款余额465.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0%。

  围绕特色金融服务,青岛银行亦就强化特色进行了深入研究与积极实践。例如,在锻造“绿金青银”特色品牌后,在山东海洋经济强省战略下,该行相继创新“青出于蓝”品牌,为涉海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截至一季度末,该行绿色贷款、蓝色贷款余额分别达437.22亿元、192.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6%、14.44%。

  分层经营塑造发展优势

  面对日趋激烈的同质竞争,青岛银行厚植“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深化客群经营,通过精细化分层经营为可持续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在零售端,青岛银行坚守“幸福陪伴”零售经营理念,以场景化经营为抓手,实现客群经营从“粗放拓客”向“价值深耕”跃升,并搭建起从长尾客群到私行客户全覆盖的整体客群经营体系。截至2025年3月末,零售客户在该行保有资产规模达3538.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8%。

  对公端,青岛银行将公司客群精细划分为战略客群、机构客群、小微客群,差异化匹配资源,着力提升服务质效。截至3月末,青岛银行对公客户总数达28.23万户,较年初新增0.69万户;有贷户(不含票据)增至12078户,较上年末增长4.04%。分层经营策略下,该行公司客户质量与贡献度同步提升,为资产端稳健扩表注入动能。

  此外,青岛银行依托集团化多牌照资源禀赋,打破传统单一信贷服务边界,通过承销、托管、理财、融资租赁多线联动,打造多元的业务增长点,成为盈利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