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G3的新照片曝光,大家发现它朝着灵巧手触觉优化和轻量化两个方向发展。昨天我们聊了灵巧手的新变化,今天就聚焦在机器人轻量化上,深入解析两款关键材料:PEEK材料和镁铝合金。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材料大盘点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小脑”用的是AI材料,而“肢体”部分想要实现轻量化和“感知”功能,就得靠化工新材料。实现机器人轻量化一般有两个办法:一是在结构上下功夫,比如提高硬件集成度,用一体化关节、小型高性能零部件,或者精简外观结构件;二是选用轻质且高强度的材料,这也是当下研究的重点方向。
从应用分类来看,机器人轻量化材料主要有高端工程塑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镁铝合金。高端工程塑料里,聚醚醚酮(PEEK)、聚酰胺(PA)、聚苯硫醚(PPS)等都很有潜力。尤其是PEEK材料,在“以塑代钢”的趋势下,凭借出色性能,有望在中高端应用中逐步替代金属材料。不过,PEEK材料有低温脆性的问题,所以常和碳纤维复合来改善。同时,把铝合金换成镁铝合金,也是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
PEEK材料全解析
人形机器人要灵活运动、高效利用能源,太重的话灵活性和续航都会受影响。在电池技术没大突破的情况下,轻量化材料能降低机器人运动时的能量损耗。
PEEK材料作为特种工程塑料里的“尖子生”,机械强度和高温性能都很出色,特别适合用于人形机器人的齿轮、关节、四肢骨架等部位。据公开数据,特斯拉、优必选、智元等机器人平均重约58Kg,单台机器人预计消耗6.6kg PEEK材料,其中齿轮和关节用1kg纯PEEK材料,肢体部分用8kgCF/PEEK(碳纤维增强PEEK)。
PEEK材料产业链
PEEK材料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成本占比高,氟酮是合成PEEK的关键原料,其纯度和品质直接决定PEEK质量。全球氟酮产能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新瀚新材、中欣氟材和营口兴福,还有英国威格斯和印度少量产能。新瀚新材和全球、国内不少PEEK大厂都有合作,中欣氟材建成5000吨关键中间体产能,在产业链上游地位重要。
中游PEEK材料生产难度大、门槛高。全球市场中,英国威格斯是“龙头”,和比利时索尔维、德国赢创三家占了全球80%以上产能。2016年后,国产企业打破海外垄断,中研股份等企业的产能和技术都很突出,还有众多国内厂商也在积极布局。
PEEK材料加工有注塑成型、热压成型等方法,注塑成型效率最高。国内注塑机厂家很多,海天国际等是主要供应商。为解决PEEK材料的脆性和高价问题,常将它与碳纤维复合。碳纤维能增强材料强度、模量,还能抗变形。目前制造CF/PEEK预浸料的技术有熔融浸渍等,海外公司技术成熟,国内部分厂商也在积极探索。
镁铝合金的独特优势与应用
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可能会使用镁铝合金这种轻量化材料。镁铝合金是以镁为主添加元素的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散热好,还能薄壁成型,密度只有铝合金的2/3、钢铁的1/4 ,适合做机器人的外壳、躯干、关节等结构部件。
日本本田ASIMO机器人用镁合金外壳后,自重减轻,机动性提升50%;ABB的YuMi机器人用镁合金双臂,抓取控制更精准,实现了人机协作。国内宝武镁业、宜安科技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镁合金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未来它在机器人内部结构件中的需求有望大幅增长。$中欣氟材(SZ002915)$ $新瀚新材(SZ301076)$ $肇民科技(SZ3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