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5
2024 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一、2024年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化战略,积极加大对高频通讯、算力服务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半导体等领域的开拓,克服行业周期、新增产能折旧及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摊销等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双增长。其中,实现营业收入 18.97亿元,同比增长约 23.45%,营业收入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659.65 万元,同比增长 520.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 2,782.83 万元,同比增长 2,085.60%。液晶高分子(LCP)、特种尼龙、聚苯硫醚(PPS)等特种高分子材料销量增加对经营业绩提升起到积极作用,特种高分子材料营业收入占比 48.58%,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公司继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 11,564.45 万元,占全年营收达 6.10%。
二、2024年主要工作
(一)坚定执行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化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布局建设。原材料环节,公司与国产原材料供应商开展深入合作,积极使用国产原材料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并对相关使用情况与上游供应商持续开展讨论与品质改善互动,形成了良性的上下游协同进步局面。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使用国产原材料开发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已经取得了下游客户良好的验证反馈和批量化使用。
特种高分子聚合和改性环节,公司依据市场需求开展产能匹配建设和工艺
优化提升工作。报告期内,重庆基地一期年产 5,000 吨 LCP 和 500 吨 PEEK 树
脂项目通过各项审批程序进入试生产周期。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试生产周期已满,相关设备运转达到设计要求,项目已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专家评审会评审,正履行相关许可手续待换发正式生产许可证,公司已就新建产能开展各项客户导入工作。此外,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聚砜产线技术改造进展顺利,即将进入收尾验收工作。
材料加工制造环节,公司根据客户需求配套提供薄膜、成型加工等产品。
完成上海华本+浙江科赛的氟材料双基地布局,实现了 PTFE 薄膜和氟材料制品在半导体、高频高速数据传输、特高压、工业等领域的覆盖。浙江科赛百吨级
PEEK 型材加工产线完成公司自产 PEEK 树脂的认证工作,为公司 PEEK 材料
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支撑。此外,公司在原有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础上,新增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并于报告期内正式投入使用。产线可为客户直接定制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品制件,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片材、板材和管材的轻量化和高强度需求。
(二)用材料创新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国内制造业呈现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趋势。汽车行业产销量再创新高,新能源汽车销售首次突破 1,000 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智能驾驶快速普及;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24 世界机器人报告》数据),机器人以多种形态逐渐走入人类生活;低空经济蒸蒸日上,国内全年新增实名
登记无人机 110.3 万架,累计完成无人机飞行 2,666 万小时,同比增长 15%(中
国民航局数据);AI 技术逐渐成为现实生产力,AI 全球服务器市场在 2024 年同比增长 91%(国际数据公司 IDC 统计数据)。国内科技产业进入又一次快速发展时代,公司紧抓机遇,解决下游客户多样化的材料需求。
1、汽车及新能源材料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在已有多个主机厂认证和项目定点的基础上,配合客户新车型量产逐步释放产能,在多个品牌多个车型的轻量化及环保结构件领域部件实现稳定供货。在新能源汽车三电和热管理领域,公司积极与汽车主机厂的全球 Tier1 供应商开展验证测试合作。毫米波雷达材料实现小批量交货,并有望通过该客户向视觉雷达领域延伸材料方案。激光雷达领域,公司相关材料已完成客户测试及供应商导入,后续将随新产品量产逐步批量供应。公司开发的特殊介电材料成功通过下游新能源汽车品牌车载高精度定位天线的认证,并用于客户自动驾驶系统。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深入,公司与行业领先的平台型汽车电子方案企业开展车载连接器材料合作开发,以满足其汽车电子相关控制器、传感器需求的快速变化。此外,公司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电池动力总成、电子继电器、轴承支架、功能阀等产业链企业也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新能源领域,公司开发的光伏专用材料契合光伏行业连接器发展需求,成功导入组件零部件供应链企业,实现量产并解决了光伏行业客户关键材料供应链自主可控需求。……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