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11:39:5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索尼砸钱拿下泡泡玛特Labubu改编权,股价狂飙9%!潮玩小怪物要逆袭好莱坞?

  索尼影业拿下Labubu改编权,泡泡玛特股价为何起飞?

  今天港股最热闹的当属泡泡玛特了,早盘一度涨近9%,成交额爆到26亿港元。这波行情直接原因很明确——索尼影业拿下了泡泡玛特旗下Labubu的电影改编权。这事儿听着像“玩具反攻好莱坞”,但背后的逻辑更值得玩味。

  从盲盒到银幕,IP变现的野路子

  Labubu这个尖牙小怪物,最早只是香港艺术家龙家升设计的潮玩,2019年靠盲盒出圈,后来被Lisa、蕾哈娜等明星带货,成了社交媒体的“顶流”。但泡泡玛特显然不满足于卖玩具——今年1月成立电影工作室,7月创始人王宁透露有多家好莱坞公司谈合作,如今索尼正式入场,等于给IP生态插上了翅膀。

  参考补充材料里提到的案例:Netflix靠《K-POP:猎魔女团》里的虚拟女团HUNTR/X赚得盆满钵满,甚至反向输出到院线。泡泡玛特或许也想走这条路:先用电影扩大IP影响力,再反哺玩具销售和衍生品。

  海外市场和政策双助力

  除了IP想象空间,基本面的加持也很关键。浦银国际的研报提到,泡泡玛特美国市场11月销售数据回暖,叠加感恩节、圣诞季的消费旺季,海外增长有保障。更巧的是,昨天六部门刚发文支持潮玩等兴趣消费,政策暖风吹得正是时候。

  不过要注意,泡泡玛特过去不是没跌过。花旗9月的报告提到,市场曾担忧其增长单一依赖Labubu,股价一度回调36%。现在虽然索尼合作缓解了部分焦虑,但IP电影化成功率向来不高(想想多少游戏改电影扑街),后续还得看项目落地质量。

  潮玩的尽头是“迪士尼化”?

  潮玩行业这两年卷得厉害,光靠卖盲盒很难撑起估值。泡泡玛特显然在学迪士尼的套路:用内容延长IP生命周期,再通过授权、衍生品变现。但这条路需要时间——迪士尼的公主IP养了80多年,Labubu才火了不到5年。

  短期看,节日消费+电影利好可能继续推高股价;长期则得观察IP矩阵的厚度(比如SKULLPANDA等其他角色能否接棒)和海外本地化能力。毕竟,索尼的合同里可没保证票房大卖。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潮玩这东西,爱的爱死,不爱的觉得是“塑料理财”。投资之前,先问自己是不是真想清楚了一个问题:你相信Labubu能成为下一个米老鼠吗?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