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隆股份刚刚完成了一笔涉及389.8万股、133名核心员工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上市日期为2025年10月17日。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正式落地,也释放出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信号。
根据公告内容,本次激励计划的授予价格定为6.52元/股,股票来源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授予对象涵盖包括常务副总周广、国际销售总监郭成尼在内的133人,其中两人各获授11万股,占总授予数量的2.26%。整个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首次授予部分将分三年逐步解除限售:第一年解除30%,第二年解除40%,第三年再解除剩余30%。而预留部分则将在2026年授予,设两年限售期,每年解禁50%。
在业绩考核方面,公司设置了明确的营收增长目标。以2024年为基数,2025年至2027年对应的年度营业收入目标分别为6.51亿元、7.4亿元和8.2亿元。若实际营收未达“触发值”,对应批次的限制性股票将无法解禁并由公司回购注销。这意味着激励并非“白送”,而是与公司整体经营表现深度绑定。同时,个人绩效也会影响最终解禁比例,考核不合格者将无法获得对应权益。
看到这份激励方案,我倒是觉得伟隆股份这次做得挺扎实。不是简单地发点股票稳住人心,而是把公司未来三年的增长预期清清楚楚摆在台面上,让核心团队跟股东真正“利益一致”。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设定逐年递增且有具体数字支撑的业绩目标,说明管理层对业务拓展是有底气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股票来源于二级市场回购,这本身就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公司在用真金白银回馈核心人才,同时也减少了流通股本,潜在上对股价有一定支撑作用。虽然今天股价收于14.98元,较6.52元的授予价高出不少,但考虑到解禁周期拉得较长、业绩门槛也不低,这种设计反而更有利于长期稳定发展。
在我看来,这类务实、透明、绑定清晰的激励机制,比那些短期炒作概念的公司靠谱得多。它不追求眼球效应,却在悄悄夯实企业的内生动力。对于关注中小市值制造型企业成长性的投资者来说,伟隆股份这个动作,值得放进观察清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