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股份要甩手旗下电子子公司了——就在10月17日,这家公司公告宣布,计划通过珠海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香山电子100%的股权,首次挂牌底价定在4亿元。如果交易顺利完成,香山电子及其下属公司将彻底从香山股份的合并报表中剥离,意味着这家主营衡器业务的老牌企业,正式迈出战略收缩的关键一步。
这并不是一次秘密行动,而是一次公开、合规的资产处置。香山股份明确表示,此次转让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更具增长潜力的核心主业。香山电子长期承载着公司的传统衡器制造与销售业务,包括家用体重秤、厨房秤等产品,曾是香山股份起家的基本盘。但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压缩,这类传统硬件业务的增长乏力已成共识。剥离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转向更高附加值或更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领域,已成为不少制造企业的共同选择。
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步棋走得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迟来的调整。我翻过香山股份近年的财报和战略动向,其实早有端倪——公司近年来不断加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健康设备等新兴业务,试图摆脱“老式秤厂”的标签。而香山电子所在的传统衡器市场,增长缓慢,技术门槛低,同质化严重,早已不是能撑起一家上市公司未来想象力的赛道。与其让它拖累整体盈利能力,不如趁现在还能卖出4个亿,果断切割。
更重要的是,这笔交易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整个传统制造业正在经历的深度重构。就像汇隆新材那样,靠功能性纤维切入宠物经济、户外运动这些新场景,才是当下真正有生命力的转型路径。而香山股份选择退出香山电子,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承认:没有技术壁垒、缺乏品牌溢价的传统硬件,哪怕曾经辉煌,也难以抵御时代浪潮的冲刷。
当然,4亿元的挂牌价是否合理,还得看市场接不接盘。毕竟,买下一家成熟但增长有限的制造企业,接手产能、渠道和人员,风险并不小。但我认为,这次挂牌本身的意义,已经大于交易结果。它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香山股份不再留恋过去,而是要把资源集中到更有前景的方向上去。
说实话,我对这种“断舍离”式的改革是持支持态度的。比起盲目扩张,懂得适时退出,才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接下来,我更关心的是,那4个亿如果真能落袋,香山股份会拿它做什么?是继续砸向新能源还是智能化?只要方向对了,这一步,或许就是它重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