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的未来越来越近了。
2024年,多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完善对发展智慧交通的支持。4月,财政部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自2024年起,通过3年左右时间,支持约30个示范区域,打造线网一体化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和70%左右的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10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研究制定《交通运输领域重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底,办法明确重点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交通运输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支出等方面。
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智慧交通市场总规模由973亿元增长至1658亿元。随着我国交通智慧化应用的不断推进,智慧交通的市场规模增长将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初步统计,2024年我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超过2400亿元。
金溢科技(002869.SZ)持续深耕智慧交通领域,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智慧交通产品开发及实现规模应用的一站式数智交通及交能融合领域解决方案及核心设备提供商,将持续聚焦智慧交通领域,秉承“零死亡、零事故、零拥堵、零碳”的Z4交通使命,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核心技术产品+边端系统集成”的一站式服务。公司在“感、算、数、通”四大IT技术领域,构建了融合感知、全栈计算、数字孪生、车路通信四大技术基底,为智能交通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应用场景提供完整、高效、安全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是同时掌握ETC、V2X、RFID三大核心技术与应用的企业,并积极参与多项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路径和业务模式创新。未来,公司将沿着ETC—V2X车路协同—大车路云—车、能、路、云—网联交通智能体(Intelligent Agent of Connected Transportation)和网联交能复合体(Complex of Connected 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的业务发展路径稳步前进,助力“未来汽车、未来交通、未来城市、未来社会”的协同发展,以期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节能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
2024年业绩全面飘红
在金溢科技勾画的未来智慧交通场景中,纵向上要融合多项技术,在智慧高速、城市数字交通、车路协同、汽车电子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大车路云一体化”平台,推动交通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
横向上,金溢科技则希望将陆路交通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经验,拓展至水、陆、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空域资源与地面交通的高效融合。金溢科技相信,低空网联未来将成为智慧高速公路的“空中神经网络”,推动交通管理进入全时空智能时代。
而这些畅想在2025年的当下,意味着要打牢业务基础,在擅长的领域做深,通过逐步商业化实现良性造血,一步步实现这个场景。
最新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金溢科技业绩全面飘红,其202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39%至5.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59.69%至7875.4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60%至5750.77万元。
四大业务中,智慧高速业务依旧成为营收压舱石,凭借3.95亿元占到营收的66.26%;汽车电子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03.07%至1.71亿元。这两大业务毛利率在2024年也获得了提升,分别达37.35%、26.82%。
智慧高速业务是金溢科技基于智慧收费(ETC收费、无人化自助收费)、智慧高速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全息感知等布局高速公路全场景,通过新型智能收费系统解决方案通过“ETC+AI+边缘计算”融合创新,实现无人化收费站、智慧服务区等场景规模化落地。
汽车电子业务,则是金溢科技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大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力度,形成了覆盖智能网联(V2X/ETC)、智能座舱(CMS电子后视镜)、高压电气(800V PDU控制器)、数字钥匙(UWB精准定位)四大技术模块的产品解决方案体系。目前,公司已与数十家汽车主机厂建立了定点合作关系,客户覆盖传统汽车主机厂、知名合资车厂、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车厂等。
“公司持续聚焦‘智慧的路’和‘聪明的车’两大核心业务场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核心技术产品+边端系统集成’的一站式服务。公司打造以整体解决方案带动核心产品销售的营销模式。”金溢科技以此来总结2024年获得的阶段性成绩。
另外,金溢科技已经在城市数字交通领域构建“车-能-路-云-园”全场景闭环能力,深度参与几十个国家级智能网联示范区及“双智”城市建设,打造智慧停车、电动两轮车精准管控等标杆应用。
车路协同领域,金溢科技系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牵头单位,形成了“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一体化解决方案,先后参与了多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项目建设。
车路云一体化的困境与破局
当前,车路云一体化已基本形成多城市、多场景的规模化试点格局,尤其在物流、环卫等低速无人驾驶领域进展显著。深圳市作为政策创新与技术落地的先锋城市已有了相应实践。
如深圳市坪山区已开通多条无人配送车示范线路,无人配送车逐步获批上路;深圳市宝安区同步落地多个无人环卫场景,部分重点区域实现昼夜清扫协同作业。
但从全国性视野来看,车路云依然存在发展困境,金溢科技就曾撰文指出,我国车路云相关投资日益增长,但财政资金占比偏高,市场资本参与度偏低。
这种失衡折射出行业深层矛盾:传统造车逻辑依赖市场机制实现“卖车-造车”闭环,而修路则陷入“税收-基建-经济增长”的财政闭环,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面临财政紧张及商业闭环缺失的双重困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就在公开场合指出,车路云一体化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路径,但现在担心或面临的的直接问题是许多城市“投入多、获得感少”,在他看来,真正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形成商业闭环,会出问题。
在多年的业内一线观察中,金溢科技发现,全国超95%的智能道路仍停留在“贴传感器”阶段。在一些智能网联示范区,数字道路每公里造价远超传统道路建设成本。这种高成本模式或难以持续,亟需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另外以路灯为例,传统路灯主要用于照亮道路,而基于5G网络的V2X新型“无线电路灯”通过车与路侧设施、云平台的泛在连接,为全自动驾驶提供支撑。但目前集成V2X、充电桩、环境传感器的灯杆的数据运营收益较低,这种“重建设、轻运营”的模式暴露出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创造短板。
而基于此,金溢科技提出,在发展车路云过程中,应从政府主导转变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双轮驱动,政府与市场在不同阶段扮演不同但互补的角色。
短期市场中,由政府主导启动市场,政府通过财政投入、政策制定和标准统一,为行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借鉴美国经验,通过公募REITs缓解财政压力,分级分类建设优化投入,高配路口仅部署于核心区域,低配方案覆盖普通路段。
中期市场发力激活生态,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政府推动数据开放与运营权市场化,激活市场活力。数据作为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资源,促进其资产化和市场化,以实现商业闭环。
长期来看,协同进化构建循环,政府与市场形成协同进化的良性循环。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标准,引导市场朝着符合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市场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政府提供更多治理手段和财政支持。
当前,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在“技术迭代、政策赋能、市场需求”的三重推动下,已从单一技术创新转向系统性生态重构,深度融入城市治理、能源革命以及“双碳”战略中,而金溢科技正以其深刻的洞见与落地可行的实践成为这一进程的建设者、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