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光伏电池制造商钧达股份(002865.SZ)更新了其第三次冲击港股上市的“进度条”。
4月23日晚间,钧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确定公司H股全球发售(包括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发售)及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事宜的议案》。
该议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批准公司H股全球发售的相关安排;批准刊发、签署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招股说明书及其他全球发售的相关文件;批准处理H股发行程序及相关事项;授权相关人士按相关决议处理与本次发行上市有关的具体事务。
4月16日,该公司宣布已于2025年4月15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发行的申请资料。
这已经是钧达股份启动第三次递表进程。2024年2月,钧达股份首次向港交所递交发行上市申请,未能如愿上市;2024年10月,钧达股份再次递表,因递交的发行上市申请过了6个月有效期,再次以失败告终。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钧达股份此次赴港上市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其在中东阿曼的电池项目。此前公告披露信息显示,钧达股份计划在阿曼建设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首期5 GW产能投资规模约2.8亿美元,预计2026年启动商业生产。
本月初,钧达股份管理层在回复投资者关于港股项目进展相关问题时也曾表示,当前公司港股上市项目正按计划推进中。“港股上市成功后,预计将改善公司负债水平,持续支持公司产能出海。”
“近两年赴港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以体量大且国际化需求迫切的行业龙头企业居多。”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提到,除了受公司全球化战略驱动外,也受到光伏、锂电等细分领域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的影响。
“企业普遍亏损或利润下滑,业绩承压导致融资需求迫切,港股对企业盈利要求相对较宽松,成为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选择。”吴婉莹表示。
在2024年亏损近6亿元后,2025年一季度,钧达股份仍未扭亏。当季度净亏损1.06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1975万元相比,暴跌636.04%,这也是钧达股份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单季亏损。据该公司分析,业绩亏损主要受行业去产能和产业链价格下跌影响。去年,Topcon电池片市场的主流成交价下跌了约四成。
以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起家的钧达股份,四年前通过收购捷泰科技跨界光伏。
截至2024年底,钧达股份拥有44GW TOPCon电池产能,P型落后产能已于2023年底减值计提完毕(计提金额8.9亿元);电池产品出货33.74GW。行业机构Infolink公布的2024年光伏电池片全球出货排行榜显示,钧达股份位列第三。2024年,钧达股份的海外销售占比为23.85%,同比2023年4.69%有较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