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美科技旗下子公司柔震科技与全球消费锂电池巨头宁德新能源(ATL)签署《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正式切入锂电池复合集流体核心供应链。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国产复合集流体技术实现关键突破,更预示着洁美科技在新能源材料赛道迈出实质性一步,**有望打开未来三年数十亿级市场空间**。
强强联合:技术领军者与头部电池厂的战略协同
此次合作的双方——柔震科技与宁德新能源(ATL),分别代表了新材料研发与高端锂电池制造的领先力量。根据公告,双方将围绕“锂电池复合集流体”开展联合设计开发,柔震科技需按ATL需求完成定制化开发、样品交付及量产供应。值得注意的是,协议明确约定了未来三年的产能保障目标:2025年不低于100万㎡、2026年不低于500万㎡、2027年不低于3000万㎡。这一递进式放量节奏,清晰勾勒出产品从验证到规模化落地的路径。
我们观察到,早在10月底,ATL已对柔震科技完成为期两天的量产前验厂审核,并被公司称为“重要合作伙伴”。更关键的是,柔震科技在互动平台确认,本次合作主要是为**复合铝箔量产做准备**,且ATL本身也是其股东之一,合作关系深厚。这意味着技术导入和认证流程可能已基本完成,后续量产推进速度值得期待。
复合集流体:下一代电池材料的重要方向
复合集流体作为新型锂电池材料,采用“金属-高分子-金属”三层结构,相较传统铜/铝箔具备更高安全性(抑制热失控)、更轻量化、更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被视为4680、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路线的关键配套材料。目前行业正处于产业化初期,谁能在头部客户中率先实现批量供货,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柔震科技作为该领域技术先行者,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30余项,承担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并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研发中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11家客户供应商导入,实现3家客户批量出货,其中包括一家半固态电池企业,技术实力和客户认可度已初步验证。
战略布局清晰,新能源转型进入加速期
洁美科技传统主业为电子薄型载带,近年来积极向新能源材料拓展,形成“电子级薄膜+新能源材料”双轮驱动格局。此次与ATL的合作,正是其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考虑到ATL在全球消费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此次绑定有望带动其他主流电池厂跟进,形成示范效应。
尽管公司提示本次协议为框架性文件,短期内对业绩影响有限,但从扩产节奏看,2025年柔震科技计划新增7条复合铝箔产线、4条复合铜箔产线,产能扩张步伐坚定。结合融资余额持续处于历史高位、杠杆资金积极介入来看,市场对其新能源业务前景已有较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