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长、利润腰斩,麦格米特这份三季报背后暗藏玄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近12%,但净利润却暴跌近六成,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更是下滑超过67%。市场一边用真金白银加码买入,融资余额突破36亿元,一边却对业绩表现投出信任票的“反对票”——这到底是短期阵痛,还是转型阵痛期的信号?
增收不增利:增长背后的结构性压力
从数据来看,麦格米特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7.91亿元,同比增长15.05%,Q3单季营收达21.18亿元,同比增幅11.93%,说明公司在业务拓展和订单执行上仍保持较强动能。然而,同期归母净利润仅为2.13亿元,同比下降48.29%,其中Q3净利润仅3902.99万元,同比大降59.58%。更值得注意的是,扣非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67.85%,表明主业盈利能力正在经历显著承压。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在我看来并非偶然。结合公司电力电子与自动化控制的核心定位,当前可能正面临多重成本挤压: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交通等新兴板块投入加大、以及智能家电电控等领域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行。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68.25%至9066.91万元,也反映出回款周期拉长或运营资金占用上升的压力。
资本动作频频:市场分歧中的博弈加剧
有意思的是,资本市场反应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财务指标趋弱;另一方面,资金热度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公司融资余额飙升至36.06亿元,两融总额达36.3亿元,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超3亿元,显示出杠杆资金和短线资金正在积极布局。
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结构也在发生重要变化:长期借款同比激增283.73%,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长234.14%,显示公司正在加大债务融资力度,可能用于产能扩张或技术研发。固定资产增加27.3%,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增164.13%,也印证了战略投入的加速。但这也意味着未来利息支出和折旧压力将上升,对利润修复构成挑战。
股东层面同样值得关注,王萍、葛贵莲等新进流通股东现身前十,而北向资金(香港中央结算)持股比例有所下降,说明不同投资者群体对公司前景判断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