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1 14:17:59 股吧网页版
儿童鳕鱼肠调查:多款产品系“鱼糜”制成,有高钠风险
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思炀

  “给宝宝小奖励,饿了馋了随时吃,宝宝加餐来一根”,在早教中心、淘气堡或是高铁上,儿童鳕鱼肠正以“营养便捷”的标签,成为家长们安抚孩子的标配零食。凭借“高DHA”“高蛋白”的概念,鳕鱼肠在近五年的儿童食品中成长迅速,ZEK、托马斯等进口品牌在国内走热,爷爷的农场、宝宝馋了等母婴品牌迅速跟进,力诚等肉食品牌推出新品,盐津铺子等休闲零食品牌也来抢占布局。

  然而,看似“完美”的儿童零食鳕鱼肠,实则暗藏着商家多样的宣传套路:用“蛋白质含量是牛奶3倍”的标注吸引消费者,却避而不谈“单根实际含量并不高”;只强调“单根肠钠含量不足100mg”,但其本身属于高钠食品。所谓的DHA藻油多是概念性添加,部分产品虽标称“鳕鱼肠”,实际却用鳕鱼含量存疑的“鱼糜”充当主要原料。

  “鳕鱼肠”原料都是鳕鱼肉吗?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儿童鳕鱼肠”,页面会随机跳转出各种印有儿童或卡通形象的产品首图。部分产品即便名称中未出现“儿童”字样,其宣传页面仍处处透出产品适合儿童食用的表述。例如,“盐津铺子”宣称“小盆友也可以放心吃”,“宝宝馋了”则将其鳕鱼肠描述为“百万馋宝都超爱吃”。在线下超市,盒马鲜生门店将鳕鱼肠摆放在母婴食品货架,而“炎亭渔夫”鳕鱼肠在包装封口处贴有“聪明的孩子爱吃鱼”的贴纸。在许多消费者的认知中,鳕鱼肠已然与儿童食品形成了紧密的绑定。

  “买的时候是冲着‘鳕鱼’才买的,但仔细一看配料表才发现,排在第一位的竟是‘冷冻鱼糜’,而且配料一大堆,不知道能不能给孩子吃。”北京杨女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她的小侄女快两岁了,看到小区里其他家长都给孩子吃鳕鱼肠,她也想给小侄女买几包,于是随手下单了一个熟悉的零食品牌,结果却感觉掉进了“宣传陷阱”。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以质量计)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新京报记者线上线下统计了17款鳕鱼肠发现,只有12款鳕鱼肠的配料表首位是鳕鱼肉。

  其中,鳕鱼肉含量最高的是“贝爱其味”高钙高蛋白DHA鳕鱼肠和“宝宝馋了”DHA高蛋白鳕鱼肠,标称鳕鱼肉含量≥76%。其余国产品牌的鳕鱼肉含量多集中在68%至75%之间。近几年流行的韩国进口鳕鱼肠,鳕鱼肉含量则在50%以上。如韩国ICONIX公司的啵乐乐原味鳕鱼肠、古兰(托马斯)公司的托马斯&朋友(THOMAS&FRIENDS)﹣小火车原味鳕鱼肠标注的鳕鱼肉含量均≥55%,ZEK芝士鳕鱼肠的鳕鱼肉含量精准标注为53.37%。而“恒爱优品”鳕鱼肠,虽然鳕鱼肉排在配料表末尾,但瓶身包装并没有标注其具体占比。

  另有5款鳕鱼肠配料表首位不是鳕鱼肉。如“尚可诗”肉多多鳕鱼肠的产品详情页虽然同样标注着≥76%的数值,但实际代表的是由鳕鱼肉、白砂糖、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合成的“鳕鱼鱼糜”。“力诚”3A鳕鱼肠(原味)配料表中首位也是鳕鱼糜,虽然标注鳕鱼肉在鳕鱼糜中的比重超过60%,但该占比在整根鳕鱼肠中只会被进一步“稀释”。

  相较于鳕鱼糜,“盐津铺子”深海鳕鱼肠用的则是冷冻鱼糜。冷冻鱼糜的成分备注中,海水鱼肉排在鳕鱼肉之前,说明鳕鱼肉不是首要原料。同样的情况在零食品牌中出现的频率较母婴品牌更高。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冷冻鱼糜中的鳕鱼量并不高,有些鳕鱼肉含量甚至仅有3%。

  “从营养角度来说,鳕鱼肠配料表第一位是鳕鱼肉、鳕鱼糜还是冷冻鱼糜,区别很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医师郭倩颖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鳕鱼肉经历的加工环节较少,虽然营养成分会有一定流失,但能够最大程度保留鳕鱼营养。而鳕鱼糜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经过漂洗、脱水、防腐等处理,为防止冷冻变性还会添加磷酸盐等,过程中水溶性维生素流失率更高。冷冻鱼糜营养情况则更难保证,部分冷冻鱼糜是由一些相对便宜的经济鱼种再混合鳕鱼边角料制成。家长所关注的DHA、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能会因鱼的品种不同而下降。给孩子选鳕鱼肠时,建议优先选择配料表中鳕鱼肉排第一位、且含量在60%以上的产品。

  DHA藻油多为概念性添加

  “鳕鱼肠逐渐成为热门的儿童零食品类,这一趋势可以追溯到七八年前鳕鱼在母婴圈开始受到关注。”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知乎答主评审团成员李靓莉(母婴育儿大V“菜妈和钱爸”)指出,DHA有助于儿童脑部发育,是近几年家长比较关注的营养元素。鳕鱼不仅是优质蛋白来源,DHA含量也相对较高。不过,品质较好的鳕鱼价格较高,且部分品种烹饪后会有些干柴,孩子不易接受。鳕鱼肠这种“零食化”产品就刚好满足了一些家长需求,加之宣传上会让人认为“吃了能补充鳕鱼的营养”,因此近三四年都比较流行。

  为迎合市场需求,鳕鱼肠品牌往往会在宣传页重点突出其DHA含量。除了介绍鳕鱼本身所含的DHA,许多产品还会特别强调添加了DHA藻油。例如,在爷爷的农场官方旗舰店中,鳕鱼肠的商品详情页标注着“双重DHA 营养1+1”,并在下方以小字说明:“鳕鱼本身含有的DHA搭配额外添加的DHA藻油,助力宝贝成长”。然而,实际配料表显示,被作为宣传重点的DHA藻油却排在最后一位。根据其标注,DHA藻油的添加量≥0.05%,且藻油中DHA含量≥40%。据此推算,每根鳕鱼肠(10g)中由DHA藻油所提供的DHA含量最低仅为2mg,即万分之二。当进一步咨询鳕鱼肠中整体DHA含量的具体范围时,客服回应称没有相关数据,并补充道:“鳕鱼肠中添加的DHA藻油并不多。”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鳕鱼肠品牌中也普遍存在。本次统计的17款鳕鱼肠产品中,仅“炎亭渔夫”和“宝宝馋了”两个品牌在包装或详情页中明确标注了DHA含量,分别为157mg/100g和51mg/100g。而一些将DHA作为宣传重点的产品,如名称中突出DHA的“力诚”3A鳕鱼肠,其客服却表示并不清楚鳕鱼肠中DHA的具体含量,仅了解添加了多少DHA藻油。英氏旗舰店客服表示,鳕鱼肠中的DHA含量需反馈给专员进一步查询,但截至发稿前,暂未得到准确答复。此外,这些鳕鱼肠的配料表中,DHA藻油大多排在靠后或末尾处,实际每根鳕鱼肠所提供的DHA大约仅为2-3mg。

  “鳕鱼肠中添加DHA藻油,更多是营销概念大于实际效果,很难真正起到补充DHA的作用。”李靓莉表示,鳕鱼肠的原料大多是阿拉斯加鳕鱼,又称“黄线狭鳕”,并不是DHA含量最高的鳕鱼品种,只是“相对较高”。商家先利用“鳕鱼=高DHA”的固有印象,再额外添加DHA藻油或鱼油,营造“双重DHA补充”的噱头,但实际上所能提供的DHA十分有限。狭鳕的DHA含量约为160mg/100g,若鳕鱼肠中鳕鱼肉含量为70%,那么一根10克左右的儿童鳕鱼肠约可提供11.2mg的DHA,再加上藻油所提供的约2mg,总计也仅约13.2毫克。而3岁以上儿童每日所需的DHA摄入量为100毫克,如果仅靠吃鳕鱼肠来补充DHA,孩子一天需要吃近十根,这显然不现实。

  郭倩颖提示,不同品种的鳕鱼在DHA含量上也有差别。真正意义上的“真鳕”,如大西洋鳕鱼,DHA含量最高,也是比较推荐给孩子吃的品种,“狭鳕”DHA含量相对真鳕鱼会低一点,但也属于鳕鱼的范畴,二者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些产品标签上仅标注“深海鳕鱼”,却没有标注对应的拉丁名,这类产品大概率用的不是真鳕鱼,而是一些价格相对便宜、产量比较大的“经济鱼种”,其DHA含量远低于真鳕鱼。家长在选购时应仔细查看标签,如果能明确标注鳕鱼品种或对应的拉丁名,相对更靠谱;若仅模糊标注“深海鳕鱼”,没有具体品种信息,建议谨慎选择。

  部分产品并不适合3岁以下婴幼儿

  宣传中,力诚食品旗舰店客服表示,“建议一般在2岁以上食用”“我们公司营养师的小孩是1岁+就开始吃这个了,包括很多粉丝家娃1岁+就开始吃”。宝宝馋了旗舰店客服称,“适合3岁以上,实际12月龄以上也可以尝试添加”。而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母婴店,店员在向新京报记者推荐产品时也提及,1岁多、八颗牙以上的宝宝已经可以吃鳕鱼肠了。

  走访市场中,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各品牌鳕鱼肠成分不一,有些配料只有六七样,有些配料近30样,三四行都列不完,且许多鳕鱼肠都含有盐、糖等成分,力诚、盐津铺子、韩真珠旗下部分鳕鱼肠产品还含有山梨酸钾防腐剂。这些鳕鱼肠真的适合三岁以下的孩子食用吗?

  根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1部分:宏量营养素》(WS/T578.1—2017)可知,0-3岁阶段,并不被推荐摄入额外的添加糖。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曾发文建议禁止在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及饮料中添加游离糖(通常指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

  图片来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1部分:宏量营养素》(WS/T578.1—2017)

  本次17款鳕鱼肠中,“ZEK”芝士鳕鱼肠、“力诚”3A鳕鱼肠(原味)、“盐津铺子”深海鳕鱼肠、“宝宝馋了”DHA高蛋白鳕鱼肠、“尚可诗”肉多多鳕鱼肠5款产品均添加了白砂糖。“英氏”忆小口DHA鳕鱼肠(芝士味)、“爷爷的农场”DHA高蛋白鳕鱼肠虽没有白砂糖,但有海藻糖。还有产品添加了木糖醇等代糖。

  “不建议让孩子太早接触糖,主要是为了防范肥胖、龋齿等风险。”郭倩颖表示,太早吃糖还会让孩子更偏好甜食,因此即便是代糖,也不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食用,“对其味觉发育和肠道菌群都可能有影响。”

  郭倩颖提示,不建议1岁以下的孩子食用鳕鱼肠等成分相对复杂的加工零食。对于1-2岁孩子,市售零食、辅食钠含量越低越好,避免高钠食物。鳕鱼肠等加工零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偶尔吃也要选配料简单、无额外添加糖、盐、低钠的。2-3岁孩子的餐食逐渐接近成人,但仍需注意控油、控盐、控糖。零食配料表越简单越好。如鳕鱼肠,建议选择鳕鱼肉含量60%以上、低钠、无额外添加糖或代糖、无过多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的产品。

  多款产品钠含量达到“高钠”水平

  鉴于儿童饮食的低钠需求,不少鳕鱼肠会暗示产品钠含量不高。如爷爷的农场旗舰店在宣传页面称其鳕鱼肠“严格控制食用盐添加量”“1-3岁钠摄入量≈10根鳕鱼肠”,英氏旗舰店在忆小口DHA鳕鱼肠(芝士味)商品详情中附上了一张图表,左侧标注4-6岁儿童每日钠摄入量900mg,一个代表大幅下滑的箭头指向右侧标注的每根鳕鱼肠(原味)钠含量53.8mg,箭头上标着“远低于”的字样。然而,这些鳕鱼肠真的属于低钠的健康零食吗?

  根据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的《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高盐(钠)饮食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固体食物中钠超过600mg/100g(即NRV%高于30%,NRV为营养素参考值),就已经属于高钠食品。而结合产品营养成分表可知,前述两款产品的钠含量分别为774mg/100g和562mg/100g。

  不少鳕鱼肠的钠含量并不低,本次统计的17款鳕鱼肠中,半数以上鳕鱼肠的钠含量超过600mg/100g,“韩真珠”鳕鱼肠原味的钠含量甚至达到812mg/100g。

  本次统计的17款鳕鱼肠产品中,有9款钠含量在600mg/100g以上。制图/新京报记者王思炀

  对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2部分:常量元素》(WS/T578.2-2018)可知,7岁以下的孩子每天钠适宜摄入量(AI值)为900mg,4岁以下为700mg,1岁以下为350mg,0.5岁以下为170mg。业内人士指出,正餐已有钠元素摄入的情况下,作为零食而言,一根鳕鱼肠的钠摄入量就占到一天所需的十分之一,并不是值得宣传的优势。

  图片来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2部分:常量元素》(WS/T 578.2-2018)

  郭倩颖提示,家长要学会估算孩子的钠摄入量,控制每日总摄入不超标。因为现在很多产品会采用复合调味料,不能仅关注配料表中有没有食用盐,一定要看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钠含量越低越好,300mg/100g以下最佳。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的预包装食品标注习惯存在一定差异。如国产鳕鱼肠营养成分表多按照每100g为单位进行标注,而部分进口鳕鱼肠采取的则是按照每份(根)鳕鱼肠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标注。因此,在选购对比时,应注意放到同一维度折合计算。如一份原产国为韩国的“托马斯&朋友(THOMAS&FRIENDS)﹣小火车玉米味鳕鱼肠”虽然钠含量标注为113mg,NRV%为6%,看似远低于国产鳕鱼肠,但其实际所指为每份鳕鱼肠(15g)中的钠含量。如折合成国内消费者熟悉的100g单位,则其钠含量约为753mg,并不算低。

  蛋白质是牛奶的三倍?吃七根才追得上一盒牛奶

  有商家通过将较高的钠含量平摊到每根鳕鱼肠上,来营造“低钠”的错觉,但在蛋白质宣传上却不再单独计算每根的含量,转而强调每百克的“含金量”。

  很多鳕鱼肠品牌会将鳕鱼肠中的蛋白质和牛奶进行比对。如韩真珠旗舰店在鳕鱼肠页面用图表对比并配文“小鱼肠大营养”“约2.5倍牛奶蛋白质”。“宝宝馋了”官方旗舰店在鳕鱼肠电商详情页面配有“3.6倍牛奶蛋白,一口满满营养”的宣传图。

  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可知,纯牛奶(全脂)的蛋白质含量为3.3g/100g。上述鳕鱼肠的蛋白质含量在10g/100g左右。以此计算,相关宣传所言不虚。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根鳕鱼肠的重量通常在10g-20g之间,也就是说,蛋白质含量平均到每根鳕鱼肠仅有1g-2g。

  故而实际生活中,如果想要达到或超过喝一盒牛奶(200ml,约6.6克蛋白质)获得的蛋白质,小朋友至少要吃四到七根鳕鱼肠,由此摄入的钠含量也不容小觑,这种“以钠换蛋白”的方式并不划算。

  “首先要明确一点,鳕鱼肠和牛奶本就不应直接拿来类比,因为它们的定位完全不同。”李靓莉指出,牛奶是孩子日常膳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营养来源”,而鳕鱼肠是“零食”,二者维度本就不同。牛奶是奶制品,核心优势是提供优质乳蛋白和钙,100克牛奶含有约3.2克蛋白质、100毫克钙,还有维生素D、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是孩子补钙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牛奶是孩子日常饮食的必需品,每天需要摄入300-500毫升,能持续为孩子提供稳定的营养。

  而鳕鱼肠的核心是提供动物蛋白和少量DHA,虽然同等重量蛋白质含量比牛奶高,但孩子通常一天只吃1-2根,获取的蛋白质总量远不如一杯牛奶提供的多。而且鳕鱼肠钠含量较高,而牛奶的钠含量很低,不会增加太多负担。补充蛋白质方面,鸡蛋也是很好的选择,一个普通鸡蛋能提供约5-6g蛋白质,20mg/100克的DHA。总体而言,牛奶、鸡蛋是孩子日常膳食的“主力军”,性价比高、营养全面,能满足孩子的核心营养需求;而鳕鱼肠是“辅助品”,只能偶尔给孩子改善口味、补充少量蛋白质。家长要明晰定位,不能指望靠鳕鱼肠满足孩子日常营养需求,更不能用其替代鸡蛋和牛奶的摄入。

  鳕鱼肠消费要注意成分和排敏

  “鳕鱼肠走热的部分原因在于近几年90后家长变多,一方面大家对儿童营养的认知度更高。另一方面更易接受社交媒体上母婴群体的科普或种草”,郭倩颖指出,鳕鱼肠的优点是独立小包装、常温保存,拆开就能吃。不过在选购时,要注意看鳕鱼肉含量、钠含量、是否额外添加糖,少选或不选含有白砂糖、蔗糖、浓缩果汁、果葡糖浆等成分的鳕鱼肠,优先选择明确标注DHA含量的产品。配料表越简洁越好,因为添加成分越少,潜在的健康风险就越低。当然,儿童饮食最核心的原则是“能吃新鲜食材,就优先选择新鲜食材,尽量不依赖加工食品”,如果是为了补充DHA和优质蛋白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多让孩子吃鳕鱼肉本身,也有助于培养其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对于鳕鱼肠等儿童零食的食用频次,李靓莉介绍,结合《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儿童零食可分为绿灯、黄灯、红灯三类,即可以每天吃、每周吃2-3次、每周少于1次。鳕鱼肠有一定的营养,但含有少量盐、糖或脂肪,属于黄灯零食,需要控制频率和量,每次1-2根,作为偶尔的口味调剂,不能让孩子天天吃。

  郭倩颖提示,在鳕鱼肠等儿童食品的选择上,家长要避免“盲目跟风”,不要因为其他家长买了某种儿童食品,或者看到广告宣传得好,就跟风购买,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比如年龄、咀嚼能力、日常饮食结构等)综合判断。给孩子首次尝试鳕鱼、鳕鱼肠时,要先做“排敏”——尤其是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第一次吃鳕鱼的时候,先给少量(比如一小勺鱼泥),观察2-3天,看孩子有没有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过敏反应,如果没有过敏,再逐渐增加食量。如果是鳕鱼肠,那得等孩子一岁以后再尝试,同样也要注意观察过敏情况,而且要把鳕鱼肠切成小块,防止孩子噎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