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又健康,这是许多消费者对魔芋类产品的评价。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提升,魔芋逐渐被熟知,这种在中国已经有着近千年的食用历史,在近几年,魔芋做成的零食才算是真正深入到消费者的购物车中。
魔芋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休闲食品行业格局。以卫龙魔芋爽的市场爆红为起点,三只松鼠等头部零食企业纷纷加码魔芋零食品类布局,产品形态从最初的辣味零食逐步拓展至代餐果冻、主食替代、茶饮小料等多元化领域。在上游企业中,北交所上市的魔芋供应企业一致魔芋业绩不断攀升,在下游企业,从休闲食品企业的年报中可以看出,魔芋产品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业绩增长点。
尽管已经被大部分消费者所熟知,但魔芋形成规模化种植的时间并不长。据了解,魔芋的主要产区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地,另外山东、陕西等北方地区近年来也在逐渐发展适合种植的品种。一位休闲食品企业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行业的魔芋产量供应并不稳定,这一问题将持续到明年。但随着全球化采购、行业集中度提升,魔芋产业发展将更加成熟。
食品企业争相“押宝”魔芋
本是中国传统农作物和药用植物的魔芋,正在成为各大食品公司重点“押宝”的对象。
据卫龙此前披露的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卫龙实现总营收62.66亿元,同比增长28.6%;净利润10.68亿元,同比增长21.3%,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业务。蔬菜制品收入达33.71亿元,同比增长59.1%,占总营收的53.8%,首次超越辣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魔芋爽”的研发灵感源自卫龙研发团队一次涮火锅的过程。在此之前,魔芋最初只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餐桌上,例如被制作成魔芋豆腐之类的食物,后来又以“魔芋粉”“魔芋精粉”的形态出现。据卫龙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2009年3月,卫龙研发团队在成都吃火锅时,发现有一道叫作魔芋的素食在火锅里涮过后分外香辣Q弹、爽滑美味,于是便诞生了以魔芋为原料制作零食的想法。
之后,卫龙研发团队历时五年,从最初单纯地将魔芋放进真空袋到利用离心机将魔芋脱水,再到运用源自四川地道雪魔芋的急冻蒸煮工艺——将魔芋浸泡3次、5小时以上的-25℃冷冻加上90℃高温蒸煮,做出了口感“爽脆、Q弹”的魔芋爽。
更多的食品企业正在瞄准魔芋。2023年,“多点开花”的魔芋品类已构成行业竞争态势。
2023年10月,卫龙升级魔芋零食“小魔女”素毛肚,欲在该品类中创造全新增长极,亦使其产品结构更加稳固平衡。2023年,盐津铺子启动“新中式零食”战略,基于对魔芋零食风口的捕捉,推出了“大魔王”这一战略子品牌。魔芋品类销售从2021年的1.17亿元至2024年的8.38亿元,3年复合增速达到92.88%,同比大增76%,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5.81%。根据盐津铺子年报显示,其销售出海战略初显成效,以魔芋品类为核心的公司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在泰国市场实现突破,并逐步辐射到全球市场,为中国风味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奠定基础。同时,口味王紧随其后推出“魔大师”素毛肚,此外,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品牌也加码素毛肚产品。
根据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魔芋爽(包含素毛肚等产品)品类下,在休闲食品类目中的市场份额占比,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0.87%,到2023年第四季度占比达到1.05%后,最高达到2024年第四季度的1.48%,增长较为明显。
此外,在同样数量规模的门店中,魔芋爽类目在2023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变化显示,以2023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等于基准值100计算,除2023年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以及2024年第二季度低于基准值100外,整体销售变化呈现上升趋势,且在最近的2025年第一季度,该指数达到了129.75。
盐津铺子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的使命是做健康、美味的品牌零食,魔芋具备健康属性,又是良好的口味载体,且未来成长空间大,匹配公司的品类战略。其认为,魔芋代表了未来的健康辣味零食,是更具创新和符合消费趋势的品类,会逐渐转化传统的零食,成为新一代的“休闲零食之王”。
问题
企业扎堆入局导致供需失衡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魔芋食用历史。最早在西汉《神农本草经》已提及魔芋(当时称“蒟蒻”)的药用价值,西晋左思《蜀都赋》中“其圃则有蒟蒻、茱萸”明确记录了蜀地种植魔芋的史实。在我国,云南曲靖市富源县被誉为“中国魔芋第一镇”,白魔芋的种植尤为突出;四川盆地则以“金阳白魔芋”和“通江雪魔芋”两大地理标志产品闻名,凉山州金阳县被认定为“白魔芋原产地”。
根据国内魔芋供应企业一致魔芋财报显示,我国是魔芋的主产国和利用最早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的魔芋加工停留在初加工状态。1986年,刘佩瑛教授团队协同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及原航天部第七研究院7317研究所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成功研制我国首台魔芋精粉机,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设备瓶颈。生产效率的提升带动了我国魔芋产业的发展,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魔芋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从种植加工到制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产业链。伴随产业化进程加速,国家相继制定并实施《魔芋精粉》(GB/T18104-2000)、《魔芋粉》(NY/T494-2010)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标志着行业步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阶段,为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技术基准。
魔芋一般将2-3年的根茎作为生产原料,工业化生产经过清洗去皮、切片烘干先磨成魔芋精粉(干法制粉)或者酒精磨浆、滤渣干燥成精粉(湿法制粉),精粉进行溶胀、加碱精炼、蒸煮固化、酸泡中和、冷冻去水形成凝胶,再进行各种调味成为消费者可以即食的美味零食。
而随着日益增大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魔芋产品,国内魔芋的供应量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
根据中国魔芋协会数据显示,在魔芋应用领域,国内市场消费规模逐渐扩大,魔芋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逐步被挖掘,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但现阶段原料种植及出口环节仍占据产业链价值量的70%。对比日本等产业化成熟度较高的市场(据日本魔芋协会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其人均魔芋制品年消费支出达40元),我国当前人均消费水平仍存在显著差距,潜在市场扩容空间可观。
但在当下,我国的魔芋产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魔芋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显著。例如,2023年因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而2024年后需求激增又推动价格翻倍,这种波动直接影响加工企业的成本和利润稳定性。一位休闲食品企业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今明两年的魔芋原料供应依旧紧张,由于2024年魔芋需求量大增,导致国内现有产量无法满足生产。上游农业端在看到这一商机后,已经加大了魔芋的种植量,但种植需要时间成本,产量会在2026年释放。
据君屹资本测算,若以当前我国14亿人口的30%作为魔芋消费人口,以年食用精粉0.1kg计算,每年魔芋精粉需求约为4.2万吨。但当前全球产量约3万吨,这一原料缺口或将逐渐放大。据方正证券数据显示,中国作为魔芋主产区,占全球市场比重超60%,几乎决定了全球市场的走向。
供不应求,就导致魔芋价格在不断走高。上述休闲食品企业负责人表示,2024年魔芋价格飞涨,以印尼进口魔芋精粉为例,价格从4万元/吨,已经涨至8万元/吨。根据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一亩田发布的信息显示,近年来魔芋的市场需求大幅上涨,2023年平均收购价在2元/斤左右,而2024年受云南等主产区冻害减产以及出口量激增等影响,价格飙涨一倍,达到4元/斤左右,药用级魔芋原料价格从20元/斤飙升至100元/斤。根据一亩田平台行情信息,目前魔芋的产地价格依旧居高不下,部分花魔芋精品能卖到7元/斤。
一致魔芋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5月至10月,鲜魔芋收购价格持续走高。鲜魔芋价格从约4元/公斤上涨至约7.2元/公斤,涨幅约为80%。2024年魔芋原料价格上涨是由市场供求关系造成的。魔芋下游领域不断拓宽,例如魔芋休闲食品、茶饮小料等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迅速放量。今年国内魔芋价格走向,取决于全年实际种植面积、气候状况导致的魔芋原料供求关系,现在还难以评判。
国内供应不足,价格上涨,下游生产企业着手采购国外进口原料。卫龙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印尼拥有魔芋粉加工厂,从印尼农户手中购买鲜魔芋后加工成魔芋粉,运到国内后发到国内的魔芋爽成品加工厂,加工成成品后,再配送到各渠道。同时,卫龙也会根据品质、价格等情况在魔芋的国内产区进行补充采购。
盐津铺子也在打通产业链,根据盐津铺子方面介绍,魔芋的发展限制在原料,原料要匹配品类的快速增长,需要大企业在产业链端引领发展。公司由控股公司打通魔芋产业链,在云南、印尼均有魔芋精粉加工基地,再将魔芋精粉发到浏阳魔芋基地,加工为成品。
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研报显示,卫龙和盐津铺子都反映出魔芋制品的产能受限问题。目前这种由需求驱动且供应受限的模式,类似于泡泡玛特毛绒挂件目前的市场状态,表明魔芋制品品类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随着海外需求的上升,该品类应该会存在需求溢价。
未来趋势
品类更多元、行业集中度提升
魔芋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需求量剧增的同时,行业散乱的问题也在凸显。目前,产地已经在不断加大投入扶持魔芋产业。在下游休闲食品企业方面,不断提升产能,行业集中度也将提高。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魔芋富含膳食纤维葡甘聚糖,具备低热量、通肠道以及良好的加工延展性特点,作为一种超级食材在食品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测算魔芋终端行业规模269亿元,其中魔芋休食、魔芋素食零食行业规模为183亿元、85亿元。卫龙魔芋爽破局推动魔芋休食行业过去10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20%,盐津铺子魔芋素毛肚切入加速推动魔芋休食行业规模增长。看好国内魔芋休食市场规模,未来具备1~2倍增量空间。
以一致魔芋所在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一致魔芋”在这里不仅率先实现技术攻关重大突破,建成全国第一条即食魔芋膳食纤维生产线投入批量生产,产品填补了湖北即食魔芋膳食纤维的空白,还成为湖北省魔芋膳食纤维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并参与起草国家农业行业标准。为了让魔芋产业发展,长阳县委政府制定了详尽的魔芋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引进和培育新的抗病品种,规模化魔芋种植的染病率从30%-100%下降到不到10%。
在另一魔芋产地,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益智乡2024年共种植魔芋3354.2亩,产值610万元,示范基地亩均增收0.84万元。通过“玉米+魔芋”立体种植,每亩可收商品芋2.2吨、玉米305公斤,加上实生籽收入,亩产值可达1.39万元。林下种植魔芋1650亩,亩产值0.9万元。
魔芋的种植,在上游产业方面给种植户带来不小的利润。根据一亩田发布的信息显示,现有的种植情况下,一亩地种子、肥料农药等各类种植成本约在500元左右,亩产量一般在4000—7000斤,按3元—4元/斤计算,毛收入约12000元—28000元,扣除成本后净利润约7000元—23000元。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升,魔芋因其低热量、高纤维的特性,成为健康食品市场的热门选择,未来增长可期。据相关研究表明:中国魔芋食品市场持续扩容,魔芋品类的开发趋于多元化,品类渗透率提升、渠道深化、更多品牌加入或将成为未来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魔芋品类也将会随着国民认知提升,从替代品逐渐转化到常规品。上游种植业发展如火如荼,魔芋食品生产企业也在不断提升产量,行业集中度被普遍认为会有所提升。
卫龙方面称,从政策支持来看,国家通过种植补贴、科技研发、加工扶持等多个维度推动魔芋产业发展,尤其在主产区,各地政府也结合中央政策出台了更具体的配套措施,助力魔芋成为特色支柱产业;从消费数据来看,天猫魔芋零食2023年复购率同比提升47%,客单价增长33%,说明魔芋产品的消费者接受度正在快速上升;从市场竞争来看,多家零食企业纷纷入局魔芋零食赛道,并在魔芋产品上不断探索产品开发、口味升级等,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一致魔芋也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魔芋行业比较小众,但也竞争充分。公司判断行业发展将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精深加工转型趋势明显;二是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三是魔芋接受度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