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8 14:29:4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海目星董事长赵盛宇揭秘:固态电池5000万大单背后,2027年或将迎来产业爆发

  固态电池的"冰与火之歌"

  今天咱们聊聊最近在锂电圈炸锅的话题——固态电池。海目星董事长赵盛宇在高工锂电年会上的发言很有意思,他说固态电池产业化是"战略高地",但同时又承认技术突破确实艰难。这种既看好又谨慎的态度,恰恰反映了当前行业的真实状态。

  半固态先行,全固态攻坚

  从产业链传来的消息看,行业正在走一条"曲线救国"的路线。英联股份子公司刚签下5000万平米复合铝箔的大单,客户就是做准固态电池的。这说明半固态电池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而全固态还在实验室攻坚。这种技术路线上的"双轨制"很有意思——先用半固态满足当下市场需求,同时为全固态争取研发时间。

  深圳新星的三氟化硼项目也很有意思,这种材料既能用在传统锂电池,又能作为固态电池添加剂。这种"脚踏两条船"的产品策略,在当前技术路线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显得尤为明智。

  技术路线的"三国演义"

  从行业动态来看,目前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各有拥趸。海目星选择了"双线布局",既做氧化物+金属锂负极,又布局硫化物+硅碳负极。这种策略虽然研发投入大,但能有效对冲技术路线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主管部门正在酝酿把"半固态电池"改名为"固液电池"。这个小动作背后大有深意——避免市场混淆,给真正全固态电池留出概念空间。这种命名上的谨慎,反映出行业对技术定义的严谨态度。

  产业链的"抢滩登陆"

  从设备、材料到电芯,整个产业链都在为固态电池的到来做准备。海目星说要成为"装备先导者",英联股份锁定材料订单,深圳新星布局关键添加剂...这些动作都表明,虽然全固态电池量产还需时日,但产业链卡位战已经打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布局大多瞄准2026-2027年的时间节点。这或许暗示着行业对固态电池产业化时间表的预判——未来2-3年可能迎来关键突破期。

  投资需要"火眼金睛"

  面对固态电池这个充满诱惑又布满陷阱的赛道,咱们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一方面要看到龙头企业的技术储备和先发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警惕那些只有概念没有实质的"PPT项目"。

  建议大家重点关注两类企业:一类是有实质性订单落地的,比如英联股份;另一类是在关键材料、设备上有突破的,比如深圳新星。至于那些只讲故事的企业,或许该多留个心眼。

  记住,在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剩者为王"比"先到先得"更重要。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技术实力和商业化能力。咱们拭目以待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