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红墙股份于5月11日先后披露股价异动公告及涨价通知函,其羟基酯产品宣布自今日起提价,但相关产品尚处于试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产品提价
红墙股份成立于2005年,2016年登录深交所主板。红墙股份是中国第一家以混凝土外加剂为单一主营业务上市的公司,主要产品是聚羧酸系外加剂、萘系外加剂、其他外加剂和涂料等。
公司股价自4月上旬起震荡上涨,4月9日至5月12日已累计上涨约108.7%,总市值翻倍增长。
5月11日,红墙股份披露股价异动公告。该公司表示,经自查,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同日晚间,红墙股份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涨价通知函。根据原料和生产情况结合市场实际,经研究决定,红墙化学羟基酯产品自2025年5月12日9点起:羟基酯产品包括(羟乙酯、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产品,在现在销售价格的基础上价格上调100元/吨。
红墙化学是红墙股份布局精细化工产业链的全资子公司,本次提价的是其试生产阶段产品。
今年年初消息显示,红墙化学聚醚多元醇、羟基酯两大类精细化工产品线开车试产成功,全部检测合格,产品面向华南主要市场即将上市。据披露,红墙化学的甲基羟基酯生产装置生产能力可达两万吨。
有市场人士认为,此轮股价上涨及产品提价,或与原材料环氧丙烷走俏有关。
4月17日,曾有投资者向红墙股份提问:“环氧丙烷涨价,公司相关联产品有提价空间吗?”红墙股份回复称,公司相关产品销售会根据市场情况相应调整。
彼时受海外产能减少及下游应用预期影响,环氧丙烷概念有所升温。而红墙股份此次提价的羟基酯产品与公司年产32万吨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衍生物项目高度相关。
红墙股份在5月初的业绩说明会上进一步回应称,目前公司羟基酯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可以生产多种羟基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羟丙酯(HPA),还有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
红墙股份将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对标为国内巨头和国际巨头,比如陶氏。据悉,公司HEMA产品主要用于胶粘剂和树脂领域,未来也会加大力度拓展到其他领域的客户。
股东减持“踩中”股价高点
市场的另一关注点在于,多位股东的减持举动“踩中”了公司的股价高点。
4月29日晚间,红墙股份披露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及特定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其中提及,持股5%以上股东广东科创于2025年4月采取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所持公司的股份1%,减持的价格区间为9.85元/股—12.29元/股,减持均价为10.64元/股。
公司董事、副总裁何元杰于2025年4月采取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所持公司的股份0.132%,减持的价格区间为10.99元/股—11.83元/股,减持均价为10.99元/股。
公司特定股东韩强于2025年4月采取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所持公司的股份0.021%,减持的价格为12.85元/股。韩强与何元杰为夫妻关系。
上述减持的股份多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公司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所获授期权行权所得的股份及公司实施2016年和2019年年度权益分派所获得的股份。
上述减持计划最早披露于2025年2月,但实施日期均为2025年4月,减持价格最低为9.85元/股,这一价格高于公司2025年4月18日收盘价9.58元/股。以此推算,三位股东的减持行为均发生于公司股价后续上涨期间。

面对投资者对高管减持的质疑,红墙股份回应称,高管减持是个人对资金的需求行为。公司将深耕外加剂和大亚湾精细化工项目,持续提升公司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把公司价值交给市场。
但在公司股东扎堆减持背后,不容忽视的是红墙股份持续下滑的业绩。
2021年至2024年,红墙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52亿元、9.38亿元、7.61亿元、6.75亿元;归母净利润1.13亿元、0.9亿元、0.86亿元、0.49亿元。
红墙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解释称,受行业影响,混凝土外加剂需求量仍然不足,单个客户需求量下降,2024年公司混凝土外加剂发货量61.78万吨,基本与2023年度发货量持平,但因材料单价及销售单价下降导致2024年外加剂营业收入下降11.06%,2024年混凝土外加剂毛利率下降3.7%。
2025年一季度,红墙股份再度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0.56%至253.69万元。
尽管业绩面并不乐观,但红墙股份加大了2024年度分红力度。
公司董事长刘连军在兼顾公司资金运营安排和股东回报的基础上提议,以公司总股本约2.1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合计6306.87万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的129.32%,占期末合并报表中未分配利润的7.17%。
刘连军也是红墙股份控股股东、实控人,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达到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