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锋股份董事长谭帼英筹划控制权变更,公司股票于2025年11月24日开市起临时停牌——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司公告,谭帼英已于11月22日与陈运签署了《股权转让意向协议》,后者或其控制的第三方拟通过受让股权并结合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若交易最终落地,华锋股份将迎来新实控人。目前公司预计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且强调此次变动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从披露信息看,此次交易尚处于初步意向阶段,签署的仅为“意向协议”,并不构成最终法律约束。协议中明确设置了60天排他期,期间谭帼英不得与其他第三方接触类似合作;同时,陈运需在5个工作日内支付1000万元诚意金至双方共管账户,作为履约担保。此外,交易能否推进还取决于后续尽职调查结果,若发现重大风险,买方有权终止交易且不退还诚意金。这些条款设计显示出卖方对交易推进有一定信心,同时也为买方保留了充分的审慎空间。
谭帼英现年74岁,持有华锋股份20.14%股权,自公司上市以来长期掌舵。而潜在接盘方陈运,出生于1975年,曾是合力泰(002217)和三利谱(002876)的联合创始人及高管,现任胜宝莱光电董事长,具备深厚的电子与光电产业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华锋股份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以及电极箔研发生产,与陈运过往经历存在一定的产业协同可能性。他的入主,或许不只是财务投资,更可能带来战略资源重整的想象空间。
我倒是觉得,这类控制权变更事件,在当前A股中小市值公司中正变得越来越常见。一方面,创始股东年龄渐长,退出意愿上升;另一方面,产业资本寻找优质壳资源或技术平台进行整合的动力不减。但我也保持谨慎:意向协议距离正式交割还有很长一段路,尤其涉及尽调、资金安排和监管合规等多个环节。过去不少案例都曾因尽调发现问题或资金不到位最终告吹。
更重要的是,华锋股份近年来业绩波动较大,市值不高,抗风险能力有限。如果新实控人能导入稳定产业资源,提升治理水平,那无疑是利好;但如果只是短期资本运作,则可能加剧股价波动,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所以我始终认为,这类停牌事件最该关注的不是消息本身,而是后续动作是否扎实、透明。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我们不妨等复牌后,看看有没有进一步的细节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