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兴菌业在2025年10月27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后,股价于当日涨停,收盘价报12.01元,涨幅9.98%,成交额达3.06亿元,换手率6.74%。这一市场反应背后是公司基本面的显著改善和盈利能力的大幅跃升。从财务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4.16%;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130.51%;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81.0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5.68亿元,同比增长13.10%,归母净利润达1.35亿元,同比增长128.70%,显示出盈利弹性远超收入增长。
进一步分析发现,利润的高增长并非依赖非经常性损益,而是源于主业经营效率的实质性提升。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5.24%,同比上升5.46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更是达到34.56%,同比提升11.02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步走强,前三季度为13.81%,较上年同期提高7.6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达到23.91%。与此同时,期间费用整体控制得当,总费用率下降1.77个百分点至12.91%,其中财务费用同比大降52.63%,反映出融资成本优化或债务结构改善。
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4亿元,虽同比下降2.74%,但仍保持强劲的整体现金创造能力。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4.22亿元,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的1.57亿元,结合在建工程和使用权资产的变动,表明公司正处于产能扩张周期。固定资产占比下降、在建工程和使用权资产占比上升,也印证了新项目投入加速的趋势。
资产负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变动显示公司正在调整债务期限结构,向更稳健的长期负债转型。租赁负债的变动与使用权资产变动相匹配,可能与新增生产基地或厂房租赁有关。短期偿债能力处于安全区间。
股东结构层面,三季度末股东户数降至2.62万户,较年中减少逾七千户,降幅达21.79%,户均持股数量和市值分别升至约5.9万股和15.59万元,筹码集中趋势明显。十大流通股东中,广发证券、中欧农业产业混合基金、高盛国际等机构新进持仓,而部分个人投资者退出,说明专业资金正逐步介入。
当前估值水平方面,以10月27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28.18倍,市净率1.45倍,市销率2.45倍。尽管利润大幅增长推动估值修复,但整体仍处于合理区间。公司主营双孢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受益于健康消费趋势和政策对现代农业的支持,行业需求具备持续性。此次业绩释放与资金偏好形成共振,市场表现具备基本面支撑。内情不得而知的是后续产能释放节奏与产品价格稳定性,这将决定盈利能否持续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