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科技今日公告称,公司及董事会秘书杨荣政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根据警示函披露,2024年11月19日,杨荣政在某券商分析师组织的线上交流会议中,向参会人员透露了公司硫化锂产能、2024年预计业绩情况等未公开信息,且部分信息属于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项。光华科技未对上述信息及时予以披露,直至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后,才于2024年12月6日发布《有关事项的说明公告》进行披露及澄清。
这一事件的时间线值得关注。在董秘透露未公开信息后的2024年11月20日至11月26日,光华科技股票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从市场反应来看,这些未公开信息确实对股价产生了显著影响。广东证监局认定,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决定对光华科技及杨荣政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观察公司近期的经营状况,光华科技已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31亿元,2024年亏损2.05亿元。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出现明显好转,实现营业收入20.44亿元,同比增长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39.34万元,同比增长1233.7%。这种业绩大幅波动的情况,使得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从公司业务结构看,光华科技作为专业化学品服务商,主要产品包括PCB化学品、锂电池材料、化学试剂和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公司在互动平台透露,已有碘化锂产品可用作固态电池添加剂并已量产。这些业务涉及当前热门的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回收等概念,使得市场对其信息披露更为敏感。
此次事件反映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董事会秘书作为信息披露的直接责任人,在非正式场合提前透露可能影响股价的未公开信息,且公司未能及时进行披露,暴露出内控机制的不足。尽管公司表示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规范运作水平,但此类事件对投资者信心和市场秩序的影响已经造成。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需要更加重视信息披露的合规性。特别是涉及业绩预测、产能规划等敏感信息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渠道和程序进行披露,避免选择性披露或提前泄露。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也提醒需要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而不仅仅是追逐热点概念。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