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向
五部门: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
10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3年的医养结合促进行动。《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医养结合政策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供给有效增加,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疗卫生与养老资源进一步共建共享,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药械审批
半岛医疗获得国产射频微针首张械三证
10月29日消息,半岛医疗旗下射频皮肤治疗仪——“半岛逆时针”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也是首个获得三类证的国产黄金微针设备。该产品适用范围为“在医疗机构中使用,通过射频能量对皮肤组织产生的热效应,用于面部皮肤萎缩性痤疮瘢痕的治疗”。
葵花药业:克立硼罗软膏申请注册上市许可获得受理
10月29日,葵花药业(002737.SZ)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哈尔滨葵花药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克立硼罗软膏申请注册上市许可的《受理通知书》。该产品适用于3月龄及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局部外用治疗,属于化学药品4类。不过,药品审评周期长、环节多,具体完成时间、审批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积极推进该产品的上市许可工作并持续关注审批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财报披露
高德美前三季度实现净销售额37.37亿美元
10月29日,高德美(Galderma Group AG, SIX: GALD)公布了2025年前九个月财务业绩,实现净销售额37.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其中,注射美学业务增长10.5%(其中肉毒毒素受阶段性备货效应推动),日常护肤业务增长8.2%,皮肤治疗业务增长40.4%。基于公司整体业务尤其是奈莫利珠单抗的强劲增长势头,高德美上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净销售额增长目标调整为同比增长 17.0%至17.7%(此前为12%至14%);核心EBITDA利润率,目标调整为23.1%–23.6%(此前约为23%)。
联影医疗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7%
10月29日,联影医疗(688271.SH)公告称,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28.43亿元,同比增长75.41%;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前三季度营收为88.59亿元,同比增长2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0亿元,同比增长66.91%。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市场行业政策落地节奏加快以及公司海外业务稳步增长。
资本市场
步长制药:控股子公司泸州步长与Helios、早安国际签署《经销、营销服务和代理协议
10月29日,步长制药(603858.SH)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泸州步长与Helios、早安国际签署《经销、营销服务和代理协议》,泸州步长拟授权Helios在目标区域内完成注射用Efparepoetin alfa的独家营销和经销。注射用Efparepoetin alfa(注射用依派促红素α),适用于治疗正在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成人透析患者因慢性肾脏病(CKD)引起的贫血,为治疗用生物制品I类新药,目前已提交上市申请。截至2025年9月30日,泸州步长在注射用Efparepoetin alfa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为5.12亿元。注射用Efparepoetin alfa为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人免疫球蛋白G2(IgG2)Fc片段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目前国内尚无同类品种批准上市。
康龙化成拟13.46亿元收购佰翱得82.54%股份
10月28日,康龙化成(300759.SZ)公告称,公司拟出资13.46亿元购买无锡佰翱得生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82.54%的股份,其中购买关联方北京康君宁元、宁波康君仲元、宁波煜沣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和北京君联惠康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以及收购其他非关联方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本次交易的资金来源为银行并购贷款和部分自有资金,完成后佰翱得及其控制的全部子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行业大事
2025年国谈将于本周在北京举行
10月29日,有媒体报道,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现场谈判及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将于本周在北京举行,多家国内外药企已派出团队抵达北京。
21点评:2025年目录调整申报阶段国家医保局共收到基本医保目录申报信息718份,涉及药品通用名633个,535个通过形式审查。商保创新药目录首次出现,并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申报,最终申报信息141份,涉及药品通用名141个,121个通过形式审查。国谈的最终结果将重塑竞争格局。
舆情预警
药明康德:17名实控人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10月29日,药明康德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G&C IV Hong Kong Limited、G&C V Limited、G&C VI Limited、G&C VII Limited等17名股东计划自2025年11月20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967.5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983.76万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5967.51万股。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具有不确定性。